第三十七章 渔业

    第三十七章 渔业 (第3/3页)

盐业的问题了。

    总之,辽东适合晒盐的区域相当不少,整个辽宁半岛西海岸大部,与东海岸一部都是可以的。不过,因为而今大明人口聚集地,大多在千山以西地区。所以,何夕大力发展的就是辽宁半岛西侧的海岸线。

    此刻已经开始产盐了。

    当然了数目不大。这一方面固然是盐场的问题,新技术,新人手,各种不熟练是有的。更多是自然条件不一样。晒盐的效率,取决于太阳的日照强度。而今太阳已经不错了。但还是没有到盛夏时节。所以产量还没有到高峰期。

    不过,捕鱼业也是刚刚开始。两者相得益彰。

    也算不错。

    当然了,何夕也有一些远洋渔业的尝试,那就是捕鲸船。鲸鱼这东西在这个时代并不罕见,甚至何夕坐船出海的时候,也看见过几次鲸鱼浮上海面的情况。

    捕鲸可以完美的回避一些捕鱼的痛点。

    首先,就是保存问题。

    鲸鱼体型大,生命力顽强,即便被捕捉到了,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断气了,即便断气了,保存时间,也要比寻常鱼类要强。足够人将鲸鱼带回去了。给人足够的加工时间。

    其次,捕捉鲸鱼,就回避了绳网材质的问题。一头鲸鱼能比得上,好几船鱼获。

    虽然说,依然不能距离海岸太远。但是古人的远洋与后世的远洋概念范畴完全不一样。

    前者,所想的离开海岸,四面看不见陆地,估计就算是远洋了。而后世,是指满世界跑,几个月不见陆地。但已经扩大渔业的范围。

    何夕担心的并不是这些小船的近海捕捞。因为都是成熟的技术,唯一的问题,大概是水手都是新手,但是磨合的时间长了,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也能为未来航海时代提供足够的人手。

    何夕担心的,其实就是捕鲸。

    毕竟一头鲸鱼少着几吨,多则几十吨,只有能捕一定数量。就足够弥补粮食上的缺口。让辽东这个经济体系,稳定的运行下去。

    但是捕鲸这一件事情,在大明还是算是新鲜事务。这里面很多技术问题,都是想当然解决的。而且捕鲸船也是新造的。对于鲸鱼这种庞然大物,到底,有没有效果。

    何夕还是有一些担心。

    这才是他千里迢迢来到这里,要视察的原因。

    虽然说,在何夕的计划之中。解决粮食危机的方案,不只一个。有A计划,就有B计划,但是每一个计划,都不是那么完善的。何夕希望所有的计划都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