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准奏

    第五十章准奏 (第3/3页)

重要的。

    一旦有了先例,就好像在防线上开了一个小口,下面就能顺着这个小口,一点一点的延伸下去了。

    邓镇也在思考这一件事情。

    邓镇觉得这个办法不错,是比较好操作的。这几个卫所在当地已经二十多年了。根深蒂固,一声令下,让他们迁走,虽然说军令难为,但是也是一件麻烦事。

    而且迁到什么地方啊?

    关内的好地固然有,但是大面积的土地,却是没有的。要想有大面积的土地,必须迁徙到辽东,或者说漠南地区。或者卫所的土地与当地百姓的土地犬牙交错的分布在一起。

    这两样都不是好处理的。

    任何事情与土地有关系,都是麻烦事情。

    而将这几个卫所直接撤销了,将敢战老卒并入其他卫所,将这些卫所指挥使,提拔,或者放一个闲职。邓镇一个国公,这事情还是能办到的。又加强了其他卫所。

    也算不上麻烦。

    当然了,从侧面也反应了一件事情。邓镇从来没有考虑过裁撤这四个卫所之后,大明兵力不够用的情况。

    毕竟大明有三百多个卫所。

    邓镇思量好一阵子,说道:“这些裁撤的士卒,何大人准备怎么安置?毕竟是朝廷有功之臣,放之为民,也不太差了。”

    何夕心中一动,说道:“国公,朝廷之前的政令,对于征召百姓劳役,其实有所限制的,这一次,我不准备征召百姓。”

    邓镇说道:“那动用军中人马?”

    动用军中人马营造,在明代也是家常便饭,甚至后来很多勋臣也这样做,成为军队战斗力败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何夕说道:“也不准备。我不是说了吗?用这这些裁撤下来的兵丁。”

    邓镇一愣,说道:“仅仅两万人够吗?”

    何夕说道:“够不够现在还不好说,不过,我准备成立营造社承包整个工程。而这两万就编入营造社之中。”

    邓镇有些不理解,说道:“营造社是什么?”

    何夕说道:“营造社,就是隶属北京营造司下属营造公司。朝廷所有,独立核算,盈亏自负。”

    公司,这个何夕新法之中的定义,而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这种集团,很多都叫会社之类的。何夕说这个也算是入乡随俗。只是国有企业,独立核算,盈亏自负,等等很简单概念。却要让何夕给邓镇解释了很长一段时间。

    邓镇才堪堪搞明白,何夕在搞什么东西。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