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定策

    第二十五章定策 (第3/3页)

路修建好之后,这种情况被打破了。辽东与北京才在经济上联系在一起了。从而产生了更大的经济增长。

    对于高丽与日本这一块地方,何夕更多是通过海运去联系。而且总体上,这些地方贫瘠不说,对中原大战,其实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而且漠北大同河套地区就不一样了。

    是有很大的工业潜力的。

    比如煤炭,钢铁产业如果在西北地区再建立了铁厂,与北京,辽东相差不大,那么北京方面的战争潜力就有增加不少。

    而且漠南地区,其实还能拉出来很多骑兵的。毕竟,燕王在漠北就能拉出来几十万骑兵。漠南在人烟上要胜过漠北的,但是漠南的骑兵数量为什么这么少?

    几个方案。

    第一,忠诚度。

    漠南都是蒙古人,虽然这些蒙古人都被安置好了。但是距离大元皇帝被捉拿,还没有十年,当年与明军交战的人,还没有死光。这个时候大规模抽调,他们真会听命?

    第二,就是消耗。养骑兵是耗费比步卒更高。

    而今何夕将骑兵消耗分摊在漠南草原上了,所以没有出现在军费之中,也就大部分骑兵都是漠南地区无偿供应的。但是这种无偿是不能太多的。

    否则激起民变,都有可能的。

    而当铁路修到了草原上,虽然这一条铁路还没有真正到草原上,仅仅是沿着长城沿线西进,但是给草原上带来很多好处了。

    将草原上的物产,比如牛羊肉大规模廉价运输,从而让草原上的经济活跃起来,不仅仅让北京能征收更多的赋税,也能让草原上有承受能力,供应更多的战马。

    最重要的是将北京控制区联系到一起。其中战略意义是无法估量的。

    杨士奇说道:「大人,而今各方面都在等着分钱的,这战略定不下来。这钱该怎么花?」

    何夕说道:「这好办,让各部门制定下年度预算,要多少钱,到年底一并说。另外他们不是想要钱吗?那正好,将所有部门的账目都审核一遍吧。」

    「解缙,你来负责这一件事情吧。」

    解缙一愣,他可知道这是一个得罪人的事情。做不好,上面折腾他。做得好,就要狠狠地折腾一下下面的人。只是这个时候,他在何夕面前,根本没有拒绝的余地,说道:「首辅大人,下官领命就是了。」

    何夕说道:「好好去做吧。」

    何夕本来无心对付解缙。但是解缙太不老实了,不能不能给两下,让他老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