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难题

    第四十二章难题 (第2/3页)

安置一些火车头。等火车通过的时候,临时增加火车头的。第二个办法,就是增加牵引索,这样在每一个陡坡增加一座蒸汽机站就行了。」

    增加火车头的这个方案,平平无奇。

    至于增加蒸汽机牵引,这个方案看似很奇怪,就是在陡坡的地方固定好一台蒸汽机,等火车到的时候,先放下钢索,挂在火车头上,然后拉上来,增加一个牵引力。

    何夕倒是没有想过。不知道,这个方案的灵感,是不是来自纤夫。

    何夕随即想到,小时间学过的课文,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的火车道,就是用爬坡的。具体是怎么设计的。何夕一时间也想不起来了。心中暗道:「老了,不中用了。」

    何夕问道:「都实验过了吗?」

    葛天工说道:「还没有,正准备进行实验的。」

    何夕「嗯」了一声,说道:「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多时间?」

    葛天工沉默了片刻,说道:「最少三年。」

    何夕一愣,说道:「三年,之前到营口的铁路,仅仅不到一年就完工了。而今怎么要用三年,增加人手,不能缩短时间吗?」

    葛天工说道:「大人,完全不行。营口

    铁路就在辽东官道上,测量,运输物资都很容易。可以将铁路分成数段,一起动工,这速度能赶上来。但是这一条铁路,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铁路所需要的各种物资都要从遵化铁厂拉。而从遵化铁厂最好的办法,就是铁路,否则用人扛马驮的办法,将铁轨运输过燕山,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太大了。」

    「甚至要出人命。」

    「更不要说,燕山一段的铁路,增加人手也是没有用的。别的不说,单单说,挖掘隧道这一件事情,而今想的办法,就是一般一排人占据一个挖掘面,一个挖掘面最多能用几十个人。即便三班倒,轮番上阵,也不过几百人。两边对着挖也不过是千余人。这已经不能能再多了。而挖掘一个隧道,所需要的时间,我根本不无法预料,在隧道挖通之前,谁也不知道,这土里到底有没有石头,有石头还是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有没有水脉,一旦有水脉,这事情就大了。」

    「今年冬天,我能完成从北京到北平一直到进山的铁路,但更进一步,能啃下来这一座山,就不知道多长时间了。但是想来最少一年,而此去东胜一路上,也不是没有山峦的。」

    「三年之后修通。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