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算计

    第六十四章算计 (第2/3页)

名声的。

    丁显见状,心中暗道:「幸好我早有准备。」他说道:「陛下,有一件是事情,我不知道陛下知道不知道。」

    朱允炆说道:「什么事情?」

    丁显说道:「外面已经传遍了太后为方孝孺求情的事情了。」

    朱允炆说道:「确有此事。有什么大不了的?」

    丁显说道:「外面有一些不好的流言,臣不敢说。」

    「有什么不敢说的?」朱允炆刚刚说了这一句话,脸色突然铁青起来。

    朱允炆很聪明的。他立即拼接出来的。

    不好的流言,不敢说。无非是有损皇家颜面。提起两个当事人,方孝孺与太后。

    朱允炆立即明白是什么事情?

    男女之间,无非是下三路的事情。

    方孝孺是潜邸旧臣,长期出没在东宫之中。而皇太后是士大夫出身,对读书人有好感,对方孝孺有过几次照顾。刚刚还派人过来求情。

    时间线上有长时间的吻合,皇帝皇太后也在东宫之中,看上去关系不错。

    这样一来,什么样的八卦说不出口。

    这让朱允炆如何不恼怒之极。

    如果真按照太后的意思保下来方孝孺,还不知道外面说些什么的。

    朱允炆当然知道她母亲与方孝孺没有什么。原因很简单,宫禁森严。因为洪武年间出过秽乱宫廷的事情。朱元璋大怒,对下面进行了大清洗,而且立下非常严格的规矩。

    要问题早就查出来了。而且文官到底是外臣,进入宫中是有区域限制的。其实真要秽乱宫廷,更有可能是侍卫,与权贵子弟,他们走亲戚为由,或者执勤为由,是有可能的。也是有过先例的。

    但是即便方孝孺不可能,但也挡不住天下人悠悠之口啊。

    不得不说,自古以来,老百姓就喜欢下三路的谣言,简直可以去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了。比如汉代就由西京春秋之类的家言,其实就是流言汇总。

    朱允炆什么也没有。只是用笔蘸了朱砂。在案卷上一勾。了结了方孝孺的性命。

    丁显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接过了案卷就退了下来。

    他心中很是高兴,但是外边一点也不显露。

    这一件事情,自然是丁显策划的。甚至不是今日,当丁显准备代替方孝孺成为首辅的时候,他就已经有所策划了。毕竟,他给方孝孺安了很多罪名。

    大不敬,诋毁君上,违背组训,至陛下于不孝,等等。

    这些比较虚的罪名。

    还有一些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