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徐州铁厂的安排

    第一百八十四章徐州铁厂的安排 (第3/3页)



    是的,梅殷那里的将领很多直接从地方搞赎城费。明目张胆。但是梅殷带来的军队是什么军队。是杂牌。不客气的说,大战结束之后,这些军队大部分都是要裁撤的。

    而叶沈所部是什么军队。

    未来天下六十禁军是不够的。

    何夕估计要扩编到百万之众。军队编制还会有一定的改动。大概有二十五到三十个军。加上几支舰队,一共有一百一二十万人。

    现在的军队,进行整合。有裁撤的。就有要扩编的。而扩编的军队是谁?

    自然是何夕的嫡系人马。

    这样的将领,让他们去担任未来的高级将领能行吗?

    何夕对此很失望。

    但是失望之余却也没有办法。

    毕竟,时代就这样的。下面将领拼命打仗,所为的不就是封妻荫子。荣华富贵。让他们为革命奋斗终身,他们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所以,何夕只能给一个甜枣,给一个巴掌。

    让这些高级将领有办法搞到钱,同时也要严肃军纪,让他们好好整顿一番。

    此刻,何夕还是很感谢丁显的。丁显办的这么多厂子,以及以后来直接接管了很多行业。此刻都被何夕大笔一挥,划到了逆产之中。

    所谓逆产就要收为国家所有的。

    当然了,逆产之中有很多东西,是不能卖的。比如太平铁厂。太平铁厂底蕴是有的。只要稍稍改进,就不输于遵化与沈阳。太平铁厂最大的问题是原材料的问题。

    他原材料成本高,根本不可能与北方竞争。

    但是这毕竟是何夕一手创办的。所以还可以保留一段时间,何夕并没有想过立即买拍。

    而其他产业很多何夕就不留了。

    他大概估算了一下,单单是这些产业,估计能有一两亿元之多。也就是说,丁显的建设成果,与对民间的掠夺成果,被何夕直接接手了。

    从经济上来看,这是北京对南京政权下的一次合法掠夺。

    这不仅仅能填补朝廷巨大的财政缺口,也能让资本主义生产模式,大规模复刻到了南方去。毕竟,虽然南京朝廷对这些产业进行掠夺与整合。但

    是他们很多生产方式,并不是工厂,而是官僚直接管理。

    但是到北京这些商人手中。

    就大大不一样了,何夕在北京经营这么多年,上上下下其实都已经习惯了何夕带来的生产方式。

    他们会很自觉的转变生产模式的。毕竟他们不是朝廷,没有让人强制劳动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