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架长帆破万里浪

    第十六章架长帆破万里浪 (第3/3页)

。就是张宗德也不知道。

    科学研究自有规律,不可能强行推动。..

    如此一来,事情就很简单了。

    一方面战争之中,对于火车,铁路,火器,乃至生产火器的机床的强烈需求。一方面是,蒸汽机船不确定性,水师方面也不是强烈需要的。

    何夕选择也明显了。搁置蒸汽机船,将所有研究力量放在火车上面。

    即便是何远思负责蒸汽机船,也不能带来更多的经费。

    其实,何远思负责蒸汽机船,这本身就能代表,何远思在张宗德心中的地位。虽然说,这一定是何远思自己主动要求的。

    但是何夕很清楚,即便是现在高素质的研究人员,还是缺乏的。而蒸汽机项目组之中,处处都缺人。何远思如果有能力,张宗德是不会让何远思闲着的。

    而今局面不一样了。战争结束了。

    而在战争之中,火车头也进行了更新换代,新的火车头很多问题都解决了。当然了,也不算太好的。但是最少而今没有了燃眉之急。

    可以放松一些了。

    而且蒸汽机船在何夕看来,重要性会越来越大。

    无他,情况不同了。

    南方在朝廷手中了。

    南方多有水网。如果要修建铁路的话,其实会有很多问题的。但是如果增大水运力量的话,却是很简单的。只需要将原本的船只换成蒸汽机船就行了。

    蒸汽机船自有动力,在很多需要逆流而上的河段,就太站便宜了。如此一来,很多河道都是可以利用的。

    甚至可以说,即便北方因为铁路的修建,货物运输方便了很多。但是只要蒸汽机船投入内河河运之中,南方河运的运输重量,一定会超过北方。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地方。

    南方经济超过北方,不,应该是,南方经济回到他在大明经济体系之中应有的位置,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这也是很无奈的事情。

    在自然禀赋上,建立煤铁联合体上,北方远远的胜过了南方。这是何夕与朱元璋为什么选定北方发展工业

    的原因。

    但是比有钱这一件事情,单单从货物运输这一项上,南方胜过北方,是大概率的事情。

    南方还是要比北方有钱的。

    更不要说,海外的利益也需要维护的。

    而今大明海运规模其实很大的,有十几万吨的运输量。如果蒸汽机船能代替这些船只,将会有多大的市场。更不要说,蒸汽机船能让大明与海外藩王的联系更加紧密,让大明更快的进入大航海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