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出头鸟

    第三十二章出头鸟 (第2/3页)

名大小之外,就是俸禄高低了。

    再有就是一些荣誉的加衔了。甚至追封都不行,因为前曹国公,也就是李文忠当年,已经被朱元璋加封了好几代了。

    已经足足够了。

    何夕对李景隆不好安排。所以李景隆只能去当富贵闲人。这让李景隆很郁闷,他费那么大的力气参与这一件事情做什么啊?

    似乎,不管参与不参与,朝廷对他们的态度也都是差不多的。

    这个时候,李景隆才觉得当初徐达不想参与的先见之明。他们这样的人家,该有的都有了。没

    有的一般情况,就是永远不会有的。或者,是皇帝也没有办法的事情。

    参与夺嫡之事,风险大不说,回报并不算高。

    最好不要参与其中。

    沐春其实也是这个想法。只是,被冯家给硬生生的逼到了这个位置上。沐春而今想想,还是觉得愤愤不已。因为冯家一脉的国公之位,是踩着他们沐家上来的。

    如果大家都不出头,其实也不会有那么麻烦,而今冯诚搞这一出,似乎给自己标榜了功臣的标签,而沐春沐家一脉,在冯家一脉的叙事之中,就变成了敌人了。

    更是让朝廷有了一个不好印象。

    沐春岂能不郁闷。

    不过,随即他下定了决心。

    他将他筹备很久的章程拿来出来,就是在云南的时候,就开始酝酿的征南论,要大举讨伐缅甸的章程。

    这一封奏疏,沐春从云南回南京的时候,就是想投上去的,但是他还是决定放一放。毕竟而今大明的政治生态,是定国是会,他有些看不懂。

    但是而今,他是看懂了。

    何夕想让定国是会成为上承下达,乃至于中枢监督地方的一个渠道。不管将来,这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

    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有何夕保驾护航。一些不重要的事情,或许真能拿出来商议的。

    于是沐春的心动了。

    他不仅仅想继承父亲的意愿,继续南征,为大明开疆扩土。还有两个小心思。

    第一个小心思,给冯诚难看,他这一封奏疏,如果通过的话,云南军一定会成为主力,而今还在云南的冯诚首当其冲。对冯诚来说,是福是祸,很不好说的。

    缅甸到底山高林密,是很难突破的。

    第二个小心思,就是他想一个南征的机会,因为在丛林之中,原本的各种火器战术,都需要新的调整。这一点上,就需要原来在丛林之中,打了老仗的人,也就是他们沐家。

    冯诚在这方面,其实并没有什么经验。即便朝廷的医学发展很快,对很多热带病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冯诚真要成长成为丛林战专家,恐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但是大明朝廷是不会有时间,让一个人刷经验的。

    这种情况下,启用当地熟悉的将领,带来熟悉丛林征战的士卒,才有可能成功。

    他就有可能回到云南。

    整个大明,沐家父子两代人对这个地方的了解,没有谁能比得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