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安南之战

    第四十七章安南之战 (第3/3页)

,海外也不是不毛之地。

    如果没有这个政策也就罢了。既然知道了,方关自然想要搏一搏了。

    张明对这一件事情,也陷入沉思了。

    安南瓜熟蒂落,已经是时间问题了。

    张明已经不考虑安南的问题了。

    他也要考虑自己。

    首先,作为一个将领,从来不考虑自己的战果大。从来不怕战越打越多。更不要说,这一次筹备的军事物资根本没有用多少,几乎上明军都还没有使出全力。

    单单凭借前线的物资,都足够继续向南进军了。

    其次,张明很清楚自己之所以有今日,就是因为他是何夕的嫡系。但是张明也很明白,何夕退下来已经是共识了。

    虽然张明有一些不甘心。但是天下人大多数人还都希望这个结局的。

    毕竟,何夕与朱雄英闹翻,很有可能是一场比南北之战,更庞大的***的开始。今后几十年,大明就不要做别的事情了。何家与朱家厮杀便是了。

    下面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上层很多人已经确定了这一件事情。

    张明也要为自己将来着想。

    在他看来,他将来在大明朝

    廷,或许就是一个富贵闲人而已。他未必甘心,那么海外就是他的广阔天地。

    但是而今海外所有的领地,要么是荒芜之地,要么就是有主的。既有百姓,又没有主的,自然是安南,暹罗,真腊,缅甸,乃至于天竺。

    说起来,这一片土地要比爪哇哪里繁华的多。

    从长远来看,白手起家,筚路维艰,一步步发展起来,开始固然艰难,但是将来,汉人人口居多,就不会有那么多麻烦事情了。

    但是对于很多将领们来说,哪里想那么远的事情。他们觉得,直接有一块熟地作为他们的领地,才是最好的,至于原住民的反抗。抱歉,他们这些勋贵们都是杀人出身的。

    哪里怕了这个。

    当然长远的隐患,他们也不在乎,人想太多,都是多余,而且古代人的文化自信要远超过现代人,在他们看来,这些蛮夷,折腾几百年,总归会变成汉人的。比如南方山越人,从秦汉三国,折腾了好些年。但是最后也都变成汉人了。

    只是张明很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他是何夕的人。他的一些作为必须以何夕的利益为基础。否则就会出问题。

    即便他此刻心动了,也必须考虑何夕的想法。

    张明说道:「两位的心思,我明白。但是两位也要明白,这一件事情的决定权,不在我们这里,而是在中枢。一切要听南京的。你们对我说这些也是没有用的。」

    方关明显有些失望。他对中枢了解不多,并没有听出张明的言外之意。

    但是沐春却是听明白了。沐春说道:「九重之上,虽高且远,但是我们总是要做些什么,才能搅动九重。张将军,我说的对吧。」

    方关一听了,立即明白说道:「张将军,你有什么话直说便是了。这一件事情,大家一起发力,才有可能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