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二章 梁山造船厂

    第四一二章 梁山造船厂 (第1/3页)

    梁山本岛作为大本营,晁家庄内坐落的各类作坊。如制衣纺,烧窑场,制糖坊,榨油坊等一样不少。只是规模或大或小,自给自足外还多有收入。

    晁盖离开军工场后,又挨个前往这些工厂,作坊巡视,除了莅临指导外,目的便是分发济州岛特产,慰问雇佣工,听取并采纳意见,完善制度。

    沿途也看到牧马场,大片梯田,百姓喜气洋洋,为了来年耕种而忙碌,据说,农作物亩产几千斤。

    岛屿虽然不大,但充满了生机希望!

    晁盖带着韩世忠,酆泰等将东奔西跑,一行人在牧场吃了顿烤全羊,之后继续巡视梁山本岛。

    左尚书娄敏中非常有能力,从闻焕章手中接过梁山岛变化不小,百姓之中诞生了不少手工业之类的个体户,开设商铺,如贩卖小吃,或新鲜的鱼货和晒干的鱼虾,在指定区域形成了小型交易市场……

    对于这点,晁盖是赞同的!

    一行人来到鸭嘴滩边的造船厂,也是除军工场最重要的地方。位置坐落在相连本岛的岛礁之上。本岛沿岸有十多个大型船坞,全属于造船厂范围。

    为此,晁家庄从登,莱,明,扬等地高价聘请老造船师,从各个造船厂挖墙脚,招募擅长木工和有头脑的学徒,船厂共有三千多人,分成十多队。

    加上下水试航等帮忙打下手的水手,船厂人数有五千之众。每个大型船坞中都有两三百人忙碌,负责建造大型海船,以及配套的冲锋舟,救生艇。

    玉幡竿孟康本就擅长建造大型河船,又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协助。再加上晁盖提出的先进理念。

    他虽然对古代船只不了解,只能根据后世的船只结构来提点,如增强浮力,打孔螺纹,铆钉技术,但却知道明朝船只的榫卯结构,多次讨论尝试。

    图纸的绘画,各种零部件组装等。

    正是有晁盖的启发,榫卯结构,铆钉技术解决了船只固定难题。提高造船效率,造船厂屡创奇迹。

    船体稳固,船只只能建造的更大。因水泊环境所限。大批工匠为烟花大船入驻莱州海军基地造船厂。

    另外梁山本岛造船厂,每个月至少产出二十多艘千料级海船。放在其他造船厂,官船司是不可能的。

    这几个月来,晁家军几支水军大船,多是船厂制造。

    晁盖带队抵达造船厂时,玉幡竿孟康提前得到消息,早早带着船厂众管理人员,在岸边迎接等待。远远看见队伍来到涌上来,态度之热情,令人唏嘘。

    不光是这条汉子,在其他人看来,晁盖能文能武,带兵打仗,酿酒烹饪,锻造烧窑,还懂得船只……,只要说上口的,简直无有不会,真乃神人也!

    在众人的簇拥下,晁盖进入各船坞巡视,以前他来过船厂却没有深入了解,如今亲临,体会颇深。

    秦汉时期我国造船业就领先于全世界,宋朝时期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水密仓、指南针、平衡舵等先进技术的出现,为宋朝航海、漕运奠定了基础。

    铆钉技术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