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九章 人生在世,全靠演技

    第四二九章 人生在世,全靠演技 (第2/3页)

光人数多,还有人官职不低,在各处说得上话。

    举个例子,早上朝堂会议,结束后就能得到消息。皇宫里的赵佶跟哪位妃子睡觉也能有风声传出。

    一年时间,汴梁城的情报网络遍布各处。

    大大小小的联络点或明或暗,不仅从事收集消息,还兼刺杀,打探于一体,暗中拥有武装部队。

    晁盖作为后世人,最为重视情报,给予鼎力支持。打定主意来个突击检阅,就不会只是说说而已。

    再次踏入汴梁城,便能察觉明显的变化。

    从排队入城开始,他敏锐的发现值班禁军问题刁钻,一双眼睛鸡贼的扫视进出人群,多有询问了解。虽然看似人畜无害的询问,但却是刻意为之。

    进入外城区域,经常看见招牌或门窗上有黑叉红圈,符号数字等特殊标记的酒楼商铺,居民宅院等。

    那是晁家军情报部门特有的记号。

    街上人来人往,打把式卖艺,小摊小贩,叫卖声不绝。长短不一,高矮胖瘦,老的少的,男的女的。有的扎推聚众议论,张家长李家短,三只耗子四只眼,瘸腿的蛤蟆跳得远,市井之风,嘈杂热闹。

    晁盖却有一种被人盯着的感觉,许多百姓或摊贩,闲汉目光炯炯有神。不仅显得机灵诡谲,还有种金钱的味道!尤其是盯着官府车仗,四处打听,相互之间还摇着头或打着手势,动作隐晦却熟悉。

    这个就是出自晁盖的手笔,他如何不认得。也断定这就是汴梁城安插在街道的情报员,以小队形式活跃各处。有老头,有壮汉,有小贩,有女人……

    普通无害,防不胜防。

    若非他对汴梁城的情报网络有一定的预判,没有带亲卫队随行。又跟两位夫人改头换面为贫苦的百姓,装作进城看病,否则早就被盯上甚至暴露。

    要是那样,突袭检阅就成了笑话。

    饶是如此,三人伪装成一家三口,落魄的模样令沿途小贩慰问,给点吃喝啥的。尽管表现出满满的善意,晁盖却能从对方询问中察觉窥视意味。

    可见这些情报人员办事非常细心,或者说,疑心很重。换作是其他的王公贵族,世家公子哥衙内,上街就被盯着。重点关注对象进赌场逛窑子,就连在酒馆吃了什么?输了多少钱都会被知晓。

    若是单单一个区域这样还好。

    为了突袭检阅,晁盖带上了鼓上蚤时迁为首的精锐小队。十多个人分散从各个门进入,从各处绕城一圈到指定酒楼集合。回馈来的消息都是大同小异。进入城门到外城街道上,多有人收集情报。

    朱富兄弟没有吹牛叉,汴梁城情报很牛!

    晁盖老奸巨猾,没有冒然踏入内城,先是在一处普通酒楼碰头。讨论进入内城后会遇到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路线,如何不被盯上暴露行踪。

    深夜时分,鼓上蚤时迁带领队伍悄无声息地攀跃内城墙。这些擅长伪装,又高来高去的江湖人士,最适合这种夜间作战,提前潜伏各处,反监视。

    第二天,日上三竿之际,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晁盖和两位夫人走出酒楼的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