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蹊跷

    第三章 蹊跷 (第3/3页)

了语气,“少奶奶放心,老奴定如实禀明了夫人,不能够轻饶了。”

    扭脸还要去训斥翠荫:“不要仗着有你老子娘撑腰,什么话都敢嚷嚷,什么人都敢不敬!少奶奶才进门,许多事你们要仔细与她说,不能吓着人。”

    平日也是机灵丫头,小公子眼见着大好,冲喜这事一成,老爷夫人不定多欢喜。你上赶着得罪这位作甚,真当你老子娘得了两分脸面,就了不得了。

    邱嬷嬷一语双关,训斥了翠荫,顺便隐晦点出了翠荫家生子的身份,听话头娘老子在郑家挺能吃得开。

    想来也是,郑家嫡孙,是什么人都能凑到跟前的?

    邱嬷嬷说这话,李秋岁懒得去揣度是出于哪种心态。

    一直哭,怪累人的,有人递台阶还是快些下来吧!

    一大早还没吃上早饭呢!

    安抚好了小姑奶奶,邱嬷嬷忙说正事:“夫人说了,小公子和奶奶年纪都尚小,许多事情都缓一缓,先不着急。昨日忙忙叨叨了一整日,今个好生歇着,晚间去正院用晚食。回门的东西夫人吩咐管家都打点妥当了,叫少奶奶只管放心,明日让大管家陪您走一趟李家村。”

    李秋岁看邱嬷嬷一张一合的嘴,没错过站她旁边翠荫脸上一闪而过的讥讽表情,绕是她没常识,大婚第二日敬了茶认了亲,新妇才会被家族真正承认。

    郑家这是想过河拆桥?还是另有隐情?

    那边郑小公子也皱着眉头。

    昨日的婚礼流程十分简陋,除了管事嬷嬷,上得了台面的长辈亲朋一个没见着,郑家也算家大业大,在银州城几辈人的经营,姻亲故旧哪就能少了。

    李秋岁才穿过来,一时半会没往这上面想,这会哪能不明白。

    是啊,原身李家村李氏族人,在上河镇还算有点名声,家族也有人读书,却连个有秀才功名的人都没有。再者,在镇子上算得上有能为的人物,与几代官宦的郑家比较起来,自然不够看。

    一个村姑当了郑家少奶奶,旁人不定怎么笑话,让人先进门冲喜,不过权宜之计罢了。

    翠荫轻蔑的态度打哪来的,也就不奇怪了。李秋岁不明白其中的道道,这些看惯了眉高眼低的仆从,还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