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气愤

    第二百一十一章 气愤 (第3/3页)

打死,一句衙役去拿人了,就没了下文。还朝廷封赏,难道没有朝廷封赏她就要白白吃了哑巴亏吗?

    这人这么说话,李秋岁知道没存什么坏心思,甚至还真费心为他们家打算了。

    李秋岁抬手打断还要说话的蒋县令,“县令大人说的这些我们都知道了,我爹是在临近县城出的事,那地方虽然偏僻,平日也不是没人涉足。县衙人手不足,我们小老百姓也谅解,我们兄妹也不说让人为难的话,烦请县令大人帮忙出个告示,我李家愿意拿出一千两银子悬赏知情人,或许能提供一些线索,一经查证属实,官衙给作保,定不吝银钱感谢。”

    一千两银子,一千两银子是个什么概念?

    打个比方,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土地买卖,就按十两一亩的水田算,一千两就是一百亩。

    蒋县令傻眼,这丫头可真会给他出难题,真要这么着,临山县的三教九流可就有事干了,谁不眼红那一千两银子?

    三教九流这要一忙活,县衙就不得清闲,他哪还有安稳日子过?

    偏偏一时半会儿,人家也没提让他为难的要求,他还真想不出好理由去反驳。

    时擎不动声色看了眼李秋岁,今日这事十有八九是他那好嫡母所为,他自然没打算放过那女人,还说私下找这丫头商量,一直不得空。

    可看了蒋县令的态度,一直好声好气耐心跟李家兄妹说话,这李家的根基比他先前调查的还要不简单。

    时擎眸色深了两分。

    蒋县令在李秋岁那里吃了瘪,再次找上李长山说话,“李大公子,官府出个告示不难,可谁去辨别这其中的真假?县衙本来人手就有限,这要是县衙涌来许多自诩的知情人,哪有功夫一一甄别,要都张嘴要银钱,不是白白浪费银钱吗……”

    “还望大人成全,区区银钱能成事,草民兄妹不吝尽绵薄之力,只愿早些助大人破案,缉拿凶徒归案。”李长山也听出点意思了,说话自然要站到自家妹妹一边。

    方启主仆一直充当木头桩子,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两个专门凑过来看热闹的。

    看出蒋县令还要掰扯,方启朝李秋岁所在方向看过去一眼,直接了当道:“就依李家兄妹所言!天色不早,早些安排人互送李老爷回李家村吧。”

    方启说完话转身就走了,都知道话是对蒋县令说的,李秋岁视线还是朝主仆二人离开的背影看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