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淮之行 第九十六章 太傅自裁

    第二卷 南淮之行 第九十六章 太傅自裁 (第2/3页)

,不去理会。一个人坐到了亭边的栏杆处,望着水面入了神。

    半日光景倏忽而过,管家来报:“老爷,陛下问老爷身体如何,若是身体好了些,请老爷入宫觐见,若是老爷身体不适,陛下将亲临府上。”

    陈嵩被管家一声通报,将心神唤了回来:“啊,陛下唤我了。不劳陛下亲临,你去准备马车吧,顺便我也想见一见历代先帝。”

    管家应声退下,准备马车去了。陈嵩站了起来,唤来了一旁侍立的下人,说道:“我在此坐了半日,发现池中有一尾金色鲤鱼,我走之后,你将其捞出,放归于长江。”

    “老爷,金色鲤鱼可是很宝贵的,池中能养出金色鲤鱼,可是大吉之兆啊。”下人忍不住提醒道。

    “是啊,金色鲤鱼很宝贵的,养出金色鲤鱼,大吉之兆…所以才要放归长江…”陈嵩笑着重复了下人的话,打起一柄雨伞,离开了亭子。下人不明所以,还是按照陈嵩的话照办,找来篼网,将鲤鱼打了出来,送到长江边放归了。

    园林烟雨中,一位老者独自打着伞,走出了庭院。

    ……

    皇宫,一辆马车来到了宫外,陈嵩下了马车,走进了宫里。

    御书房中,赵易执正看着这几日的奏折,京城范围并没有多大,八王境内的县令的奏折都是呈交给当地藩王,美其名曰为皇上分忧。有一任皇帝不知怎么也就同意了,自此之后,大启皇帝桌案上的奏折就一天比一天少了。

    “陛下,太傅陈嵩已来到宫里。”王振良进入书房,向赵易执禀报。

    赵易执合上奏折,说道:“行,那宣太傅进来吧。”

    王振良躬身说道:“太傅进了宫,就直去了太庙。”

    “去了太庙?”赵易执疑惑道“可能是向历代先帝请罪吧,随他去吧。等他出来了宣来见我。”赵易执有些明白陈嵩的内心想法,虽是为了大启社稷,终归是向着赵家人动手,去太庙告罪一声也是正常。

    王振良不明白当朝太傅为何要向历代先帝请罪,但是他明白,不该问的一概不问,也不打扰赵易执,悄声退下,侍立在门外。

    太庙中,陈嵩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对着面前的二十八个牌位磕头道:“列位先皇在上,微臣陈嵩有罪!”

    陈嵩磕完了二十八个头,抬起他来,额头一片红肿,地上的小碎石子磕破皮肤,隐隐有些血迹。

    “微臣陈嵩冒犯陛下,意图刺驾,罪无可赦!但微臣也是一心为了大启,为了天下苍生…列位先帝在天有灵,还请明鉴。”陈嵩说完,拔出一把匕首,望着众多的牌位,泪流满面。

    “太傅,我今天背了三字经,人之初…”

    “太傅,读书太没劲了,我想出城去打猎!”

    “哎呀老太傅,朕都知道了!大启六百年了,倒不了!您回去歇着吧。”

    “既然朕是皇帝,百姓的死活就不能不管了…明日早朝,在京文武百官务必到场,共商国事!”

    大启的老太傅回想起了自己当初受命太傅,看着小皇帝从咿呀学语,到如今的处理朝政,虽然中间有段时间昏聩不堪,但是好在及时地迷途知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