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第146章 请我上门。

    卷二 第146章 请我上门。 (第3/3页)

    不管心里怎么想,漂亮话得说出去。

    再三确定后,李勤俭的发妻从袖笼中拿出了一个信封,说道:“我家夫君交代过,如果二位也愿意如此的话,就让我将这封信交给二位。”

    两人一听,顿时一愣,好家伙,李勤俭居然还有后手。

    今天他们要是不来这一趟的话,怕是还真不知道有这封信的存在。

    接过信函,杨林直接撕了开来。

    只是粗略的看了一遍,杨林顿时是叹为观止。

    什么叫谋,这才叫谋。

    “怎么了?”看到杨林的反应,王德全好奇地问道。

    杨林没有多言,直接将信函递给了王德全。

    王德全看完信,也和杨林差不多。

    “这么说来,昔日李公子就已经料到了今日?”

    信是李勤俭写的没错,但是内容却跟李勤俭无关。

    整封信只交代了一件事,也是他们如今最棘手的一件事,那就是粮食。

    这一次,他们左右是要组织人手去洮州,所以顺便带些粮食过去,也就成了顺带的事。

    但问题是,这粮食从哪里来。

    长明粮铺的确有粮食,可从长明粮铺走粮食的话,那长明粮铺的生意还要不要做了?

    可李承乾给了他们一个完美的方案,刚好能解决粮食问题。

    看着王德全拿着信件不知所措,杨林问道:“你去还是我去?”

    “你去吧。”王德全摇了摇头,说道,“对付他们,你还是有经验一些。”

    对此,杨林也没拒绝,说实话,这么多年了,他还是第一次有了些许商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感觉。

    当然,真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可不是他,他只是这一环的执行者罢了。

    “那我们先行告辞,如果不出意外,两日后出发。”到了这一步,杨林也就没再过多的停留。说起来,他们也有得忙。

    在李勤俭的信里,李承乾让他们尽可能的弄一些技术性的人才,而且还不局限于某种技术。

    这也正是李承乾目前最为紧缺的。

    刚走出李勤俭家,两人无奈的摇头一笑。

    王德全甚至感慨道:“还是老了啊。”

    看到李承乾的安排后,他是真觉得自己老了,总有种英雄迟暮的感觉。

    当然,他也算不得英雄,但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感觉,还是让他有些消沉。

    “行了吧,就别瞎感慨了。”杨林说道,“我算是看出来了,我们终究只是商人,所做所为,都只是行的商人之道。但李公子不一样,他出身名门,今后也定当出仕入相,所以他的想的根本就不是行商。”

    是这么个理,李承乾的行商手段其实算不得高明,只是他掌握着一些这个时代没有的技术和知识,加上他目的性格外的强烈,又不局限于某种手段,这才让人有了一种他很厉害的错觉。

    点了点头,王德全笑道:“也是,有些人费尽了心思,拼了一辈子就想闯进长安一展心中所学,可有些人生来就在长安,这怎么比?”

    感慨了一番,王德全说道:“你呢?想好了没?虽然李公子这法子不错,但是你要登门的话,估计难免被人奚落。

    他们对李公子还算客气,那是因为李公子的身份,我们?说白了,我们有什么身份?”

    “我是去做生意的。”杨林笑道,“你还别说,这么多年了,我从没想过,有一天我会以这样的方式登门拜访,想想还是蛮带劲儿的。”

    他没王德全想得那么多。

    商人的确没什么地位可言,可要是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这世上还有谁能高看你一眼,再说了,他也没想过直接登门。

    “今天,我可是贵客,他们要是不专门请我上门,我都不带亲自去的。”这般想着,杨林嘚瑟了起来。

    而一旁,王德全听楞了,掏了掏耳朵,说道:“我没听错吧?他们会请你?”

    “你不信?”杨林笑道,“瞧好吧,他们一准儿请我。”

    说完,也没管王德全,径直就朝着长明粮铺的方向走了去。

    今天,这大爷他当定了!

    不说别的,就从他走的方向,其实就不难看出,他是真的抓到了一个软肋。

    要说做生意,他确实要比王德全精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