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265章 士族、明王、皇后娘!

    卷三 第265章 士族、明王、皇后娘! (第3/3页)

 至于未来,未来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呗。

    大明王廷必须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和决心,否则,大明王廷也不配谈什么未来。

    一个命门都被别人握在手心的王朝,哪儿有什么未来?

    接下来,要看的就是大明王廷自身的应对能力,以及他麾下官员的反应能力。

    这对李承乾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儿。

    说一千道一万,这件事儿暂且危急不了大明王廷的根本,毕竟他的粮食储备已经有了不少,加上这次和亲的嫁妆,多的不说,熬到过冬没问题。

    如果大明王廷的那些官员实在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那他再来一次釜底抽薪便是,他不是没有办法来扭转这个局势。

    而是大明王廷的那些官员需要这样的局势,认清自己的位置,同时锻炼自己的能力。

    当然,他也没想到,士族能干出那等丧尽天良的事儿,不过这跟他有关系么?

    皇宫里,李二和长孙两人看着自己一对儿女送来的东西,甚是满意。

    尤其是长孙,那梳妆阁当真是让她爱极了。

    听闻消息的诸多妃子也时不时的找着各种借口来长孙的寝宫,每当看到那梳妆阁的时候,都是羡慕不已。

    长孙倒也大气,并没有将其珍藏起来,而是大大方方的摆在那里。

    “姐姐当真是好福气。”杨妃一脸羡慕地说道。

    她便是前朝公主,李恪的生母。

    长孙笑道:“恪儿也是个孝顺的孩子。”

    这个年代,女人的炫耀,离不开两样,无非自家男人和儿女。

    男人,都是一个,没啥好炫耀的,所以也就只能炫耀儿女了。

    “恪儿那孩子,毛毛躁躁的,难成大器啊。”杨妃说道,“妹妹倒是想恪儿早日就番,安安心心的当个太平王爷好了。”

    长孙闻言抿嘴轻笑,她懂,这是杨妃在暗示自己,她儿子可没有觊觎那个位置的意思。

    “恪儿还小,以后再说吧。”如今,李承乾是越来越优秀,虽然人不在长安,但这东宫的位置却是坐得稳稳的。

    未来,只要不出特别大的意外,哪怕是李二都撼动不了他的位置,毕竟,李承乾继位能带回来一大片的土地。

    都不需要动兵,就能开疆拓土,谁不愿意?

    所以,这会儿她倒是不急着让这些王爷就番,放在自己眼跟前儿,她还能盯着点儿。

    真要就番了,天高皇帝远的,更加麻烦。

    杨贵妃也没坚持,在她看来,李恪还小,她也不放心,而她此番不过是表态罢了,最终的决定权,可不在她手上。

    如今,李承乾势力越来越大,她也不想自己儿子与其有什么冲突,前车之鉴还在那儿,做个太平王爷,便已经是她这个母亲最大的奢望了。

    出生皇家啊,万万人羡慕,却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其中究竟是何等的荆棘密布。

    打发走了杨妃,李二才姗姗来迟。

    “怎么,杨妃跟你说什么了?”李二背着手,笑道。

    长孙笑了笑:“没啥,就拉拉家常。”

    这种事儿,她是不会说的,真要是李二一个兴起,让李恪就番了,她还得罪人,“陛下手里拿着的莫不是高明送来的千里眼?”

    李二闻言一喜,将其拿到身前,道:“别看这小东西不起眼,那可真是一宝贝。”

    对于这千里眼,他是真的爱得很。

    别看梳妆阁引起的轰动不小,但给李二,十个梳妆阁都敌不过他手里的这千里眼。

    “哦?此物究竟有何神奇之处?”长孙问道。

    她其实好奇许久了,但一直没机会问。

    一般的东西,可没办法当得起李二这么说。

    “你自己看吧,此物,当是名副其实。”李二笑道,说完,便把千里眼递给了长孙。

    长孙见李二用过,当下有样学样,可只是惊鸿一瞥,长孙便急忙将其放了下来,定睛再看两眼,没错啊,没看花啊。

    李二见状,笑道:“当是一宝贝吧?若是当年朕征战天下之时,有此物?至少早一年便可平定天下。”

    他是何等聪明的人,这玩意儿一上手,知晓其用途后,便知其定是战场上的利器。

    料敌于先,这便是战机!

    “高明怎就大大咧咧的将这东西送了出来?”长孙有些好奇地问道。

    李二闻言,故作愠怒道:“怎的?朕的儿子孝敬朕,还有不当之处?”

    “不是那意思。”长孙说道,“这等齐物当是至宝,怎可人尽皆知?”

    李二点了点头:“算了,东西是他弄出来的,他又不能亲自来,告知王德全倒也是无奈之举。再说了,这王德全,大半年前还不过是一落魄商贾,如今摇身一变,那也是有官身的人了,他当知这一切是谁给他的。”

    “还是不妥。”长孙说道,“如今大明王廷好东西是屡见不鲜,要不臣妾再派些人手去?最起码帮着高明打理一二。”

    说完,长孙就看着李二。

    李二闻言,摆了摆手,道:“行了,孩子自己再外创下的那点儿家业,你就别惦记了,真要都被你惦记上了,瞧好吧,今后一准儿不会再有这样的新鲜玩意儿了。”

    等他说完,长孙笑道:“那也是,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随他怎么着吧。”

    话说完,她也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