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第415章 长孙无忌VS房玄龄

    卷四 第415章 长孙无忌VS房玄龄 (第2/3页)

   他虽然心里门清,但你要指望他主动开口,那也不可能。

    褚亮父子着实有些尴尬,他们知道个屁。

    他们真是半路被房玄龄拉来的。

    褚亮和房玄龄那也是旧识,两人还都是十八学士之一,房玄龄还是当朝仆射,褚亮也确实不好拒绝。

    当然,单说褚亮,可能很多人有些陌生,但要说到他儿子,那也是大名鼎鼎,他儿子便是后来长孙无忌的政治盟友,褚遂良,也是和虞世南齐名的初唐四大家。

    “也没什么要事儿,这不吐谷浑犯边,特来找辅机兄问问意见。”房玄龄说着,就看向了褚亮父子,说道,“对了,希明兄曾经好像做过西海郡司户是吧?”

    西海郡,也就是如今吐谷浑伏俟城那一带。

    当年褚亮在前隋为官的时候,因为一开始是太子杨勇的东宫学士,可后来杨勇被杨广拉下马,褚亮虽然没有受太多波及,毕竟他当官,靠的是真才实学。

    可这家伙,似乎运气真的不行,与其交好的杨玄感没多久又造反了,加之其为人又过于耿直,经常顶撞当时已经登基了的杨广。

    因此,杨广直接一脚就将其踢到了当时的西海郡。

    那个时候,慕容伏允还没复国,西海郡还隶属于前隋的管辖。

    “不错,下官当初的确是在西海郡当了一任司户。”褚亮渐渐也明白过来了。

    长孙无忌就这么听着,他早就明白了房玄龄的意思。

    “那希明兄对吐谷浑可还有印象?”房玄龄也不藏着掖着,直接就开口问道。

    有长孙无忌在场,他问这些,百无禁忌。

    如果私底下,他还真不敢这么问。

    “不知房仆射问的是哪方面?”

    “百姓。”房玄龄继续问道。

    听他这么问,长孙无忌也来了精神。

    李承乾很善于用老百姓来做文章,房玄龄这么问,其意图不要太过于明显。

    说起这个话题,褚亮没急着回答,而是回头看了看褚遂良:“登善,你可还有印象?”

    “有些印象。”褚遂良刚刚就猜到了房玄龄的意图,这会儿早就在心里打好了腹稿,说道,“当时吐谷浑的那些百姓虽然大多数都跟慕容伏允跑了,但也还剩下了不少人。

    当时给下官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些百姓的随遇而安,他们好似对于谁统治他们并不抗拒,只要能让他们有一安身之地即可。

    至于对慕容伏允可有怨恨,下官倒是没看出来。”

    “这也正常。”褚亮听他这么一提醒,也想了起来,说道,“当时慕容伏允跑路的时候,也没带那些人一起离开,那就说明他们要不是被抛弃了,要不就是故土难离。”

    房玄龄听完也点了点头,看了看长孙无忌后,又问道:“我记得希明兄还在薛举的帐下……”

    借着这个机会,房玄龄找褚亮他们父子了解了很多关于吐谷浑那一片的情况。

    没办法,褚亮他们父子还真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而在工部,段纶却是一脸的喜气。

    不管是李靖的捷报,还是吐谷浑犯边,这些都跟他没关系。

    他现在就一门心思的想做好工部的差事儿。

    从李二对杨万才还有陶明宇两人的顶格赏赐来看,李二对工艺革新是极其看重的。

    要知道,作为十八学士之一的褚亮也不过获封男爵而已。

    陶明宇不过是提供了完整的灌钢之法则获封伯爵,这真是顶格的赏赐了。

    当然,大家也都明白,陶明宇的这个爵位不过是李二千金买马骨的一种手段而已,但这也看出了李二对工艺革新地看重。

    既然李二看重,作为臣子自然要为圣上分忧。

    当即,段纶就将工部的大大小小官员喊到了公廨开会。

    而在开会之前,他先是将李二对杨万才还有陶明宇的赏赐跟大家说了一番,都是聪明人,一听这赏赐规格,众人瞬间就懂了。

    一时间,工部上上下下都好似打了鸡血一般。

    哪怕是那些工匠,也是一个个振奋不已,他们看到了新的希望。

    这也意味着大唐的工业革新,正式开始了!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话是真没错。

    而在他们工部焕然一新的时候,齐国公府邸,褚亮父子也已经离开。

    房玄龄喝了一口刚刚煮好的茶汤,笑道:“有些日子没来辅机贤弟的府上坐一坐了,这变化可真不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