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第482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

    卷五 第482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 (第1/3页)

    李承乾以前看过一个访谈节目,节目中,一个退下来的县领导曾说过这么一句话。

    ‘你想象不到一个地方的实权领导的权利能大到什么程度?哪怕只是昨夜做的一个梦,他都能给你实现了!’

    虽然这话有夸张的成分,但这也说明了权利带来的实质利益。

    这话要是放在以前,李承乾不信,但现在,他信了,真的信了!

    当他有了医院这个构思之后,不过一天时间,日月山最繁华的长明大街上就多了一家医院!

    这就是权利带来的便利。

    当然,暂且也只是地盘有了,别说软件设施,就连硬件设施都不完整。

    想要投入使用,还需要一段时间。

    “殿下,普尚书求见。”就在李承乾筹备医院的时候,袁公公走了进来。

    他也是东宫的老人了,当初来到日月山后,吴安还专门派人调查过他,通过调查后,他才继续伺候李承乾。

    当然,他回到李承乾身边也是从浇河郡回来以后的事儿了。

    “传。”李承乾闻言,点了点头,收好了手中正在做的计划。

    “殿下。”普西偌施礼后说道,“大唐的段尚书刚刚到户部准备订购一百架曲辕犁,可这东西,微臣也不知道该如何定价。

    开高了怕影响后续的销量,开低了又怕赔钱,主要是,微臣不知道这曲辕犁造价几何。”

    李承乾笑而不语,什么不知道曲辕犁的造价几何,普西偌这是要权来了。

    随着大明王廷逐渐走向正轨,大家对权利的欲望也是越来越大,这很正常,李承乾其实并不排斥。

    为官嘛,谁还不想更进一步。

    如今大明六部尚书都没满员,宰辅一职悬而未决,普西偌有此想法也正常。

    虽然他清楚自己的能力确实有限,但他更清楚一个事实,那就是大明王廷真的缺人,至少短暂几年都是如此。

    所以,趁着大明王廷开国之初,他是真想再进一步。

    真要是再过几年,他想进一步都难。

    “这样。”李承乾笑道,“底价百贯,不过一半得用粮食支付,而且,我大明王廷的曲辕犁,两百架起售。”

    “这?”普西偌都呆住了,百贯?两百架起售?这当真是天价了!别说段纶,就连他都没想到,“段尚书怕是不会接受吧?”

    “放心好了,他会同意的。”李承乾笑道,“这种生意也就只能做一次,真要说起来,也就是曲辕犁事关民生,而大明王廷的生产力不够,否则,本王岂会便宜他们?”

    普西偌有些似懂非懂,他不明白李承乾这话的意思,做生意,他确实不擅长。

    不过李承乾这话倒是让他明白了,将作监,暂且可不是他能染指的。

    对此,他倒也没有什么失望。

    “那微臣告辞。”

    “不急。”李承乾说道,“如今孙道长和巢医正两人正在忙着医院的建设,你和伊尚书也从旁帮衬着点儿。

    不管是要钱还是要人又或者要做什么基础建设,户部和工部都要大力支持!

    虽说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但如果我大明有完善的医疗体系,哪怕是多救一个人,谁又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伱我呢?

    所以说,在医院这件事儿上,用点心,也费点儿心,明白么?”

    “殿下放心。”说到这个,普西偌当即笑道,“在这一点上,微臣一定尽心竭力!”

    他这话确实是发自内心的。

    作为昔年普氏的部落头人,每年部落里都有人病死,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他至今记忆犹新。

    在这一点上,他是无条件支持李承乾的。

    这也是为什么,仅仅一天时间,医院的选址就有了结果的原因。

    “下去吧。”李承乾闻言,摆了摆手。

    等普西偌走后,李承乾又继续之前的工作。

    既然要办一家领先于时代的医院,要做的准备工作有很多。

    同一时间,使馆之中。

    段纶看着阎立德研究昨天从将作监回来后凭记忆画出来曲辕犁的图纸,摇了摇头,道:“我怎么记得这里不是这样?”

    听他这么说,阎立德将手中的炭笔一丢,道:“来来来,笔给你,你来!”

    “不不不,还是你来。”段纶有些尴尬,关键是他不会,他要真会,还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