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第637章 李二两口子的

    卷五 第637章 李二两口子的 (第2/3页)

也养成了一些读书人的习惯。

    当长孙无忌看到王德全的拜帖之时,当下也是笑道:“这家伙,着相了。”

    沉浸官场多年的他,哪儿看不懂王德全的想法,不过说了这么一句后,拿着拜帖的他也是犹豫了。

    见是不见呢?

    他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

    李二说他立场坚定,这话其实也不全对,他是坚定的保皇派没错。

    但这有个前提,那就是未来登临大宝的人是长孙皇后的后人。

    可以未必是李承乾,但一定得是自己的外甥。

    如今重新回到权力中枢,看似是件好事儿,可也是一把双刃剑。

    未来,一旦登临大宝的不是不是李承乾他们几个,那作为外戚的他,必然会遭到清算,这是必然的。

    没有哪个帝王会给自己的儿子留下一个随时准备拉你下马的臣子。

    “既然郎君犹豫,那老仆这就推了去。”老仆见状,当即笑道。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道:“不必,推不推的意义不大,既然拜帖递进来了,想必该知道的人都已经知道了。

    没那个必要,这样,马上就要到年关了,后面老夫未必有时间,就今晚吧,准备一桌宴席,今晚,老夫亲自宴请他。”

    长安虽然大,但像他们这种高门大院门前,每日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

    想瞒过去,基本没可能。

    既然如此,还不如大大方方的好了。

    老仆听他这么说,立马便去做起了安排。

    而在同一时间,皇宫之中,李二自然也收到了消息。

    当然,他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波澜,对他来说,这一切其实都在预料之中。

    早在月前,李靖就有密奏,那时候就已经定下了决战的日子,这也是他敢在这个时候,换下房玄龄的底气。

    也是他一直在等的契机。

    只是如此一来,的确有些委屈房玄龄了。

    毕竟汉家王朝谋划高句丽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可眼看着就要到了收获的日子之时,李二却是将房玄龄给换了下来。

    正在他愧疚的时候,长孙皇后却是出现在了大殿之外。

    看着熟悉的两仪殿,长孙皇后竟然有了些陌生的感觉,苦笑一声,长孙迈步而行。

    听到通报的李二,闻言也是笑了。

    他其实一直都在等长孙,自从他换下了房玄龄以后,他就知道,长孙一定会来的。

    当年,也是她力荐房玄龄,要不然,长孙无忌其实早就上来了。

    “恭贺陛下,成此伟业。”长孙皇后盈盈笑道,“自前隋以来,数征高句丽,虽屡有建树,却最终无果而还,为此,前隋覆灭,天下动荡。

    如今,陛下盖天之功,一战灭其朝食,成我汉家天下金瓯无缺之盛况,实乃彪炳千古之伟绩。

    理当焚书祭表,以告天下!”

    说完,长孙皇后,深深一拜。

    李二见状倒是没有多余的动作,这是夸功,而他,也受得起。

    正如长孙所言,无数年来,汉家天下数度征伐高句丽,却都是无果而回,如今,在他手上,高句丽彻底覆灭,这是何等的丰功伟绩?

    不敢说比肩秦皇汉武,但后来帝王者,又有几人能与其比肩?

    待长孙皇后起身,李二这才笑道:“此绝非朕一人之功,若是没有前线征伐的将士,何来此番大胜?”

    “陛下所言甚是,为了征伐高句丽,我大唐无数将士喋血沙场,这才有了如今的金瓯无缺,妾身虽然不知前线伤亡几何,但想来必然是不少的。

    当年,高明在日月山立纪念碑,上书‘一将功成万骨枯’如今看来,却是极为贴切。”

    话虽这么说,但她心里想的却是若再改一字,可能更为贴切。

    当然,那个字,她不能改。

    李二闻言,也是点了点头:“何止是一将……但有些事情,却也是无法避免的。”

    他知道长孙想的是什么,或者说她想要什么,但这个承诺,他不能给,也不敢给。

    未来之事,谁又说得清楚?

    真要走到了那一步,他不会犹豫的,是的,不会犹豫。

    站在他的立场,皇权神圣而不可侵犯,哪怕那个人是他儿子,这一句话依旧适用。

    没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长孙倒也没有多言,又说道:“此番倒是委屈了虞国公,他主政大唐户部多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