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第708章 殿下何不取而代之?

    卷五 第708章 殿下何不取而代之? (第2/3页)

元景。”对于他来说,这也不是一件小事儿。

    若是李元景愿意倒戈支持李恪,那就说明他也得给李恪的天平上,再加一个发码了。

    作为一个投机主义者,他向来都是如此谨慎。

    若非有崔家这些士族相助,说实话,李恪在他这里,是一点儿赢面都没。

    ……

    另一边,大赵王廷。

    林州早已恭候多时。

    权万纪来访,来迎接的人自然不可能是万俟璞,真要让这家伙过来,不说其他的,单就是碰上李君羡,两人要是言语讥讽几句,搞不好又是一番大战。

    一个不留神,权万纪这位使者可能还没见到李元景就得人头落地了。

    “贵使不远万里而来,我家殿下已经为贵使备好了酒宴。”林州当即笑道。

    权万纪闻言,也是笑道:“那就麻烦将军头前引路。”

    和林州他没什么好寒暄的。

    说句难听的,一个林州,还不配他与其寒暄。

    林州也不在意,他知道自己只是个小人物,当下也便不再多言,当下就让自己的麾下交接了使团的防务,便在前面带路。

    说起来,林州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专挑万俟璞和浇河军的麾下驱赶唐人的方向走。

    一路上,权万纪看着这一幕,心中也是无奈至极他知道,这是李元景在表明自己的态度。

    这也让他对此行更加忧虑了。

    不过今日他倒是没看到什么血腥的一幕,倒是让其松了口气。

    很快,众人便来到了赵王宫。

    李元景确实早就备好了酒宴,已经恭候多时了。

    “外臣参见赵王殿下。”权万纪当即躬身行礼。

    李君羡等人也是齐齐躬身。

    “免礼。”李元景笑着摆了摆手,一脸感慨地说道,“这赵王的称呼,也用不了多久了,倒是让诸位见笑了。”

    “殿下说笑了。”权万纪哪里不懂李元景的意思,当即便说道,“赵王乃先帝所封,至今尚无人废黜殿下爵位,怎么不能以赵王自居?”

    “可本王早些年自不量力,远赴西北自立,已然是叛出了大唐,且父皇驾崩,整个大唐,谁还认我这个赵王?”李元景苦笑道,“如今,这大赵王廷也要还给慕容家,赵王,不过是个笑话罢了。”

    “此一时,彼一时也。”权万纪道,“昔年的吐谷浑,早就湮灭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纵使殿下将这片土地归还慕容一氏,他们又岂能真的立足?

    殿下若是真要如此这般做了,苦了的,终究只是治下的百姓,让治下的百姓再次处于战火之中,殿下于心何忍?”

    摇了摇头,李元景说道:“早些年远赴西北自立为王,于大唐而言,已是不忠。父皇驾崩,作为儿子,未能服丧守灵,已是不孝。

    若是如今,尚且不能遵守当年与步萨钵可汗的约定,岂非不义?

    本王已经声名狼藉了,还是给本王留些颜面吧……”

    大赵王廷他已经支撑不下去了,没有当家做主,真的很难体会,当一个君王到底有多难。

    当年看着李承乾在西北混得风生水起,他脑子一热,以为足够深思熟虑了,然后一股脑的就扑了上来。

    可这些年,从一开始的意气风发,到现在的步履阑珊,他知道自己真不是那个料。

    加之夹在自己皇兄父子之间,他是真真的受够了。

    “殿下言重了。”权万纪说道,“此番,老夫出使之前,蜀王殿下便交代过,若是大赵王廷有任何所需,大唐定当全力相助。

    哪怕是殿下要履行当年的约定,大唐也支持。

    不过是孤家寡人的慕容顺罢了,能还给他,也能从他手里再夺过来。

    我大唐雄兵已经多年不在西北用兵了,也许很多人都忘了,我大唐的兵锋之利。”

    李元景听出来了,但听出来了又如何,当即也是苦笑道:“既如此,何须本王?是觉得本王天生就是做一个傀儡的楷模?”

    “殿下为何会如此想?”权万纪连忙道,“西域何其大?届时自然需要一位信得过的人为大唐镇守西域。”

    “信得过?”李元景冷笑道,“贵使觉得吾那皇兄会信得过本王?真要信得过本王,本王何至于远蹿西北?

    真以为西北的风就能饱人不成?”

    权万纪没说话,而是看了看一旁的李君羡,李君羡见状,当即躬身道:“外臣告退。”

    见状,李元景也是挥了挥手,示意顾建章屏退左右。

    待只剩下他们三人之后,权万纪这才说道:“陛下信不信得过,老夫不敢妄言,但蜀王殿下必然是信得过的。”

    “你想让本王投奔李恪?”李元景冷笑道。

    “怎么能说是投奔?”权万纪道,“准确的来说,是合作。

    西域之大,以殿下这些年在西北的经历来看,想必殿下也是知之甚深?

    那位踏及西北以来,不过数年,便缔造了一个足以堪比大唐的强国,殿下难道就没有想法?”

    “天下人对大明怕是都有想法,但若是本王没记错的话,对大明有想法,且真这么去做了的,坟头的草没有丈许深,至少也开始发芽了吧?

    贵使这是觉得本王的八字较硬,还是已经帮本王选好了坟头?”李元景冷笑了一声。

    权万纪却是不恼,笑道:“事在人为,当年那位西出长安之际,也没人能想到他会在西北折腾出这么大的动静来,但事实上,人家真就做到了。

    奇迹之所以是奇迹,就是能人所不能,若是殿下连想都不敢想,当年远赴西北,岂不成了一个笑话?

    而且,如今的大明也并非是铁板一块,想必殿下也听闻了,慕容戈不声不响的潜入了大明,并且有人暗中相助,将其隐匿了起来。

    不瞒殿下,将慕容戈隐匿起来的这人,在大明的身份可不一般,暗中更是潜心发展了数年,其势力早已是遍布大明。”

    “你知道这人是谁?”李元景倒是有些惊讶。

    慕容戈的事儿,他当然听说过,但对于是谁在接应慕容戈,大家都是众说纷纭。

    权万纪这么一说,倒是引起了他的兴趣。

    “殿下怕是忘了,蜀王殿下也曾造访过日月山,在大明有点儿自己的人手,有什么好奇怪的?

    毕竟在大明,那位过于强势,纵使是当朝仆射,手中的实权怕是也顶不上我大唐一府府尹?

    有人对其不瞒,多正常?

    加之当时的大明风雨飘摇,谁又不想给自己留一条退路呢?”

    权万纪没有直接回答,反倒是云里雾里的说了一番。

    而李元景还真就吃这一套,权万纪真要直接说个人名,他反而不信,真要是李恪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