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第708章 殿下何不取而代之?

    卷五 第708章 殿下何不取而代之? (第3/3页)

大明有布局,岂会轻易透露?

    反倒是权万纪这话,说得在情在理。

    不是权势的问题,而是退路。

    狡兔还知道三窟,更何况那些家伙。

    “还真小瞧你们了。”李元景笑道。

    “若是一点儿准备都没,谁又敢染指那个位置?”权万纪却是说道,“那位本就强势,在那位手底下当差,谁不是步履维艰的?”

    “难道说,在李恪手底下当差就不一样?”李元景笑道,“算了,不提这些了,本王如今已无斗志,这些跟本王说,无益。

    本王只想安安稳稳的过完下半生,其他的,跟本王无关。”

    “殿下真就不想取而代之?”权万纪却是直接说道,“若是蜀王殿下能登临大宝,必定倾其大唐之力,助殿下取而代之!”

    他算是发现了,跟这位磨嘴皮子,这位是真不接招,典型的不见兔子不撒鹰。

    听到这话,李元景也是一副兴致缺缺的模样,笑道:“就算真如你所言,真让李恪登临大宝,他岂会让本王坐享其成,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本就是帝王心思,到时候,你家殿下,只怕第一个就拿本王开刀吧?”

    “殿下此言差矣。”权万纪说道,“真到了那一步,大明的那些人定然对大唐心生恨意,毕竟他们的从龙之功成了泡影。

    这正是殿下的机会,有大唐暗中相助,又有暗棋里应外合,吞并大明并非不可能。

    至于殿下所担心的,其实不存在。

    这些年,大唐也是连连作战,再经历一次夺嫡之争,大唐也该休养生息了。

    至少几年时间是要的,殿下若是抓住这个时机,不是不能两分天下?

    当然,若是殿下不愿意,那我们就只好让慕容戈来做这一切,殿下莫不是以为,我们只有殿下这一个选择吧?

    只不过,亲疏有别,殿下主西北,纵使两分天下,但这天下终究是我汉人的天下,若非不得已,谁又愿意便宜了异族?”

    李元景不说话了。

    心动么?

    肯定心动啊,要是夺了李承乾的大明王廷,取而代之,他也能扬眉吐气不是。

    可问题是,真有那么简单么?

    就如今,李恪哪儿来的实力和李承乾斗?

    饼画得是很大,也很好看,但不能充饥啊!

    不能实实在在的咬上一口,说再多都是屁话。

    挣扎了一番,李元景摇了摇头,说道:“抱歉,本王到目前为止,尚未看到一丝可能性。

    说句不该说的,本王并不觉得你们能斗赢高明。

    而从个人能力来讲,高明显然要比李恪更胜何止一筹?”

    纵使心动,但他不敢轻易做这种决定,李承乾虽然霸道了一些,给的条件也比李恪给出的苛刻了一些。

    但他明白,李承乾给的条件最实在。

    至于李恪,两分天下,呵呵,真到了那一步,他便是大唐眼中最厌恶的那颗眼中钉!

    这一点儿没有任何悬念的。

    “那位的确能力超群。”权万纪倒是不恼,闻言笑道,“不可否认,在当今同龄人之中,那位绝对是冠绝超群的存在,但这样的人物在历史上也不是罕有的,可真正走到最后的,却是不多。

    至于说我们的底气,殿下莫不是忘了,如今士族皆支持我家殿下,在大唐,士族蕴含的能量,想必殿下也清楚,有士族不遗余力的支持。

    纵使那位有经世之才又如何?

    民心不在他!

    而且,最重要的是,那位的所有势力,都在大明,相反,在大唐,那位几乎没有任何助力。

    别忘了,我们争的是大唐储君,看不上大明储君……”

    “你怕是也忘了。”李元景冷笑道,“长安那位皇后还在,大唐朝堂的半数官员就不会改弦易辙,哪怕没有了高明,还有青雀、稚奴等人。

    长孙无忌这些人,岂会让李恪上位,那他们当年造反,岂不是成了笑话?

    而且,你真以为吾那皇兄是个什么好人?”

    说完,李元景越发觉得李恪是一点儿机会都没。

    士族是很厉害,也确实能左右民心,但问题是,士族也惹人厌啊!

    权万纪长叹了一口气,半晌才说道:“其实不急,殿下可以慢慢考虑一二,如今说这些,其实也是为时尚早,希望未来哪天风向突变的时候,殿下能记得外臣今日所言。

    那外臣就先行告辞了。”

    说罢,权万纪起身便走。

    他很清楚,这种事儿,不可能是一次就谈得拢的,想让别人信服你,怎么着不得秀秀肌肉?

    空口说白话,确实没什么说服力。

    李元景点了点头,也不多言,等他走后,这才看向了一旁的顾建章,问道:“你觉得他说的这些,真实性几何?”

    摇了摇头,顾建章道:“不好说,如今他背后那位,是摆明了要和日月山的那位争一下,争取殿下的支持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儿。

    不过说那位早早就在日月山布局了,老臣却是不信。”

    “嗯?”李元景问道。

    这个问题他也很在意,甚至他今日最在意的便是这个问题。

    大明要是从内部乱起来,那真就是一个天大的机会了。

    “大明真正有权有势的,都是那位起家之初的班底,说他们投奔了蜀王,这不是个天大的笑话么?”顾建章说道,“虽然日月山那位颇为强势,但对臣子却也是极其宽厚的。

    这些年,好像除了那个伊原振,那位真没处决过麾下的臣子。

    有些时候,甚至还愿意带着麾下的臣子去赚点儿钱。

    是以,那些人不缺地位,不缺财富,没有背叛那位的基础条件。

    再说了,就昔年,蜀王可是没什么值得他们投奔的……

    真要说在大明和蜀王有所勾连的,老臣只能想到一个人。”

    “谁?”李元景倒是有些好奇。

    “慕容顺。”顾建章说道,“毕竟这位的母亲是前隋光化公主,倒是和蜀王有些沾亲带故的。”

    “……”李元景无语。

    就这?

    “不过那个暗中接应了慕容戈的人到底是谁,倒是值得深挖一下。”李元景说道,“这人既然敢隐匿慕容戈,那就说明此人对大明极为不满,而在大明有能力做到这点儿的,还真不多。

    这方面,你倒是可以留意一下。

    本王虽然答应了高明,但如果高明自己玩脱了,那就怪不得本王了。”

    顾建章摇了摇头,说道:“老臣已经安排人去调查了,暂时收效甚微。”

    6500字,小意思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