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第730章 悲催的张亮,被惦记的屁股

    卷五 第730章 悲催的张亮,被惦记的屁股 (第2/3页)

多人,他麾下也只是浇河军的一营罢了。

    真要说对上张亮,他们还真没把握,毕竟张亮不是刘树义,可调动的折冲府就有三十多个,权势比刘树义强了不止一点儿半点儿。

    与此同时,另一边,张亮恨不得骂娘。

    “老夫刚上任,就传来这么一个消息,这是给老夫下马威嘛?”张亮语气中的怒意,那是真的挡都挡不住。

    公孙节等人闻言,却是笑道:“义父何须烦恼,刘树义既然这么做了,这就说明他们迫切需要义父加入他们的阵营。

    希望义父能早早的入场,不至于和大明那位有什么瓜葛,如今的义父才有当年吕不韦的风采,奇货可居。”

    对于刘树义败得那么快,众人都是不信的。

    开什么玩笑,大唐的边军要是只有这个能力,当年的慕容伏允就不单单是犯边那么简单了。

    之所以败得这么干脆,只有一个原因,拉张亮下水。

    张亮何尝不懂这个道理,但身为陇右道行军大总管,主陇右道一切内外军事,这种失利就是在打他的脸。

    最主要的是,他也不想这么早就下场,一开始就表露出了自己的立场,那他真就一点儿选择都没有。

    公孙常看出了张亮的担忧,当下也是笑道:“义父其实不用烦恼才是,既然刘树义战事不顺,那不妨调任鄯州前去驰援。

    我要是没记错的话,如今的鄯州刺史是刘树艺吧?

    让他去驰援洮河郡,怎么都没毛病,一来他们两人是亲兄弟,二来鄯州路程上也是最合适的。

    天时地利人和,几乎都占全了。

    而义父也不用过早的下场,甚至两边都不得罪,这时候,义父要做的,无非是待价而沽罢了。

    虽然我们属意大明那边更甚,但并不妨碍应付蜀王这边的拉拢。”

    说完,他一脸贱兮兮地笑着,自认为自己的法子多高明。

    当然,若是李承乾和李二没有默契的话,他这法子真就未必没有用。

    只是那对父子,狼狈为奸,又极有默契,他这法子,最终也就个作茧自缚的命。”

    “就这么着吧。”张亮闻言,倒是点了点头,公孙常的想法,和他几乎不谋而合。

    对他而言,的确不合适太早的展露自己的立场。

    他现在其实也在等,等李承乾那边派人来。

    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是愿意支持李承乾的。

    无他,李恪的成功率太低了。

    而且,就算他赢了李承乾,也还有李二这个难以逾越的鸿沟。

    说到底,李恪没有李承乾的底蕴,就算侥幸得胜,也未必能把那个位置坐稳。

    别忘了,他连嫡子都不是!

    相反,李承乾的赢面就大多了,不说赢了会怎样,就算输了,人家也有大明做依托,随时都能自立为王,按照大明现在的势头,再潜心发展几年,不是没有和大唐一决高低的能力。

    这就是李承乾的优势,也是李恪永远也比不了的。

    而随着张亮的军令下去,洮河郡的那些家伙一个个都是不屑的冷笑。

    “这位国公爷是看我们不起啊。”刘树义当即冷哼了一声,道,“让树艺来驰援老夫,何其可笑?”

    “这才是人家的精明之处。”杜楚客闻言,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当即笑道,“就许你给人家下绊子,还不让人家还手?

    说起来,你这败得太突然,也太刻意了一些,人家用屁股都能想明白你是个什么意图。”

    “他既然敢接这差事,那就得有这个思想觉悟。”刘树义却是说道,“想要骑墙看风向,门儿都没有。”

    “你以为是他自己愿意接这差事儿?”杜楚客笑道,“陛下这是对他不满,也是对我们不满,你再败几场看看,看看陛下是先治他的罪还是治你的罪?

    人家怎么说也是当朝国公,你这般手段,太儿戏了,真要将其推到了大明,更是麻烦。”

    杜楚客对于刘树义的做法倒是不怎么认可,虽然他们士家大族看不上张亮,但说到底人家如今真的位高权重。

    尤其是在陇右道,真就成了能左右局势的关键人物。

    当然,他也不好说什么,不管怎么说,两人虽然共事一主,但私交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