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第730章 悲催的张亮,被惦记的屁股

    卷五 第730章 悲催的张亮,被惦记的屁股 (第3/3页)

是泛泛,以前在长安也就局限于见面能打个招呼的程度。

    再说了,就李恪阵营,在这洮河郡,他刘树义才是领头的。

    “真要如此,反倒好了。”刘树义却是不以为意,笑道,“他郧国公要是真有这个想法,老夫倒是愿意成人之美,只是恐怕他愿意,大明那位也不愿意吧?

    串谋大明武勋,是想干嘛?”

    其实单从刘树义的立场来看,张亮是很难和李承乾走到一起的。

    两人的身份都太过于敏感了,他之所以这么做,不过是一种逼迫罢了。

    既有逼迫张亮尽快做选择的意思,也有逼迫他狗急跳墙的想法。

    只要张亮敢和李承乾有所勾连,他就敢将此事闹到李二那里去。

    仗打输了那也只是能力不济,背叛了大唐,那就不是能力问题。

    “可真要是郧国公助力那位,陛下就算知晓了又能如何?

    届时,洮河郡危矣!”

    “哪儿有那么容易?你怕是忘了,卢国公他们如今在哪里?

    说是提防北方的游牧民族,呵呵,如今能提防游牧民族什么?提防他们在草原上打洞?

    说到底,还不是防着我们这边。

    既是防着我们,也是防着那位。

    要不然,你以为陛下怎敢放心大胆的南征,很多事情,那是一早就安排好了的。”

    刘树义学没学到他爹的能耐不好说,但对局势的分析还是很到位的。

    这也是对李二的认识,很清晰。

    “你说的这些,老夫都明白,但大明的军队和大唐的军队牵扯太多了。

    别看程处亮这些家伙在家话语权不重,可架不住这种家伙人多啊。

    他们甚至都不需要说服自家老子,只要让这些老家伙在他们做事儿的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对我们来说,就是天大的麻烦。”

    刘树义说的东西他何尝不懂?

    但大明啊,真的是个很狗的地方。

    几乎囊括了大半个大唐的勋贵后裔,别看他们之中没几个能继承家里爵位的,但终归是自家的后裔。

    而且那规模,怎就一个豪华能解释?

    说难听点儿,要是他们在大唐的这些父辈一下子都嗝屁了,他们能吹锣打鼓的回来直接顶替他们。

    而且还是那种一个萝卜一个坑的那种……

    都他妈不带多余的。

    这样一股势力,谁又敢无视?

    “哎……”刘树义闻言也是叹了口气,说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当初大家也只是想表表忠心,但谁能想到那位能做到这一份儿?

    如今,就只能看我大唐那些公爷们的节操了。

    当然,也不用太过担心,陛下都不担心,我们担心个什么劲儿?”

    如果只有房遗爱他们几个人,他是真不操心,但关键就是人太多了。

    就这么说吧,这群家伙要是造反,李二哪怕收拾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下手。

    真要严格按照唐律走的话,大唐再开早朝估摸着从九品都能上殿议事了。

    “算了算了,这种事儿,真不是老夫该操心的。”杜楚客闻言也是摆了摆手,道,“与其操心这个,还不如操心操心老夫那侄儿是不是盯上了老夫屁股下的这个位置,听说他如今还在德阳令的位置上,搞不好,那小子,早就盯上了老夫的别驾了……”

    他说的自然是杜荷。

    虽然他如今上任洮河郡,但和自己这个侄儿还真就没有任何的往来,包括书信往来都没。

    但对于他这个侄儿消息,他还是很关注的,毕竟是一家人。

    “有人惦记着也是好事儿。”刘树义笑了笑,颇为自嘲地说道,“像我刘家,家道中落,当年这种表忠心的事儿,都轮不上我们,如今连个人来惦记老夫屁股下这个位置的人都没,终究是和你们比不得啊。”

    他其实是有些羡慕的,当年也不是他们不够资格,只是家里子嗣还小,他们自己又没这个魄力,这才有了今日这个局面。

    但如果可以重来,他当年就算自己不亲自去,也会将家里的孩子送到李承乾的跟前。

    不图别的,就图如今。

    不管谁输谁赢,都还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