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第765章 大唐震怒,赵王背锅!

    卷五 第765章 大唐震怒,赵王背锅! (第2/3页)

肆!”都不等长孙无忌把话说完,李二便打断了他的话,继续道,“纵使张亮等人无能,那也是我大唐的开国之勋,岂能折辱于贼寇之手?”

    这是李二的态度,不过这态度倒是让长孙无忌等人清明了许多。

    换句话说,这问题如今其实很简单,这事儿跟李承乾无关,都是赵王李元景的问题。

    一句话,就把李承乾摘了出来。

    但大家谁又是傻子?

    这分明是李恪和李承乾的斗法,怎么可能和李承乾没关,这只能从侧面说明了李二的立场。

    一瞬间,众人都仿佛明白了许多。

    “陛下,虽然赵王无礼,但郧国公兵败大赵,致我大唐数万将士折戟大赵,实乃辱国之举,还请陛下重惩!”长孙无忌当即就站了出来,噼里啪啦地一通数落张亮的种种罪过。

    这也是长孙无忌聪明的地方,既然张亮的结局是注定的,那么这个时候,踩张亮自然能让李二的利益最大化?

    这个时候不支持一下李二,那真就是政治漏洞了。

    虽然张亮、李君羡、刘树义这些人,活着的时候,在大唐都能算得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可一旦他们死了,呵呵,抱歉,死了的国公,什么都不是……

    这个时候,他们最大的价值,就是成为李二清除异己的台阶,也是其他人的政治资本。

    长孙无忌说完,温彦博正准备开口,房玄龄见他那义愤填膺的模样,却是急忙给他使了一个眼色。

    他李君羡倒还好说,虽说终究还是为了当初的谶语才有了今日之劫,可终究还是给了他一个体面的。

    若是他这位当年随李二数骑于渭河惧突厥大军于阵前的开国之勋真因为谶语惨遭李二清算,那才是最可悲也最无法让他们接受的。

    至于张亮,呵呵,五百假子便是他的取死之道,就算李二真对他下手了,众人最多也就只会惋惜一阵,决计没人会为他开拓,哪怕是魏征都不会。

    “陛下,郧国公兵败大赵的确罪不可恕,但大赵有如此实力,不应该引起我们重视么?”就在这时,一直没有吭声的冯盎却是站了出来,一本正经地躬身奏事。

    不过他这话,倒是说到了所有人的心坎之中。

    当然,大家其实都清楚,他口中的大赵到底是何物。

    一时间,众人都沉默了。

    李承乾才在西北那苦寒之地折腾多少年?

    就已经有了如此恐怖的实力,这是他们万万也没想到的。

    当然,这也是李二最担心的。

    别忘了,张亮的溃败,那还不是大明最强的战力,若是大明真要举国之力,那该发挥出何等的战力?

    大唐纵使不惧,但那也绝对不是大唐群臣愿意面对的!

    唐明之间,不该也不能动武,那不符合几乎所有人的利益。

    “陛下,现在的当务之急应该是营救此番因郧国公而战败的将士。”房玄龄也在这时候站了出来,说道。

    他其实知道现在的问题是什么,但这个问题,他不想面对,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已经从仆射那个位置退了下来,要不是今天这消息,太过于骇人听闻,他是不会来觐见李二的。

    如今的他,倒是颇有一些超脱一切的感觉,一心也只盯在科举之上。

    当然,这个问题他提出来,也不过是转移话题罢了,谁都知道李二如今很忌惮李承乾,冯盎这一问,不是火上浇油么?

    至于那些随着张亮战败的将士,那倒是小事,因为谁都清楚,李承乾不可能对那些普通将士做什么。

    别看当年长明军又是坑降,又是杀俘的,但那是西突厥,换句话,那是异族,大唐的将士,可不是那些异族可比的。

    说到底,李承乾就算今后不能回长安登临大宝,他也希望能打回来,在这个大前提下,阵斩张亮这些人倒是问题不大,可要是如同当初对付西突厥一般,对大唐的将士大开杀戒,那李承乾的回归之路,自己就堵死了一大半,所以这看似是最急,实则是最无所谓的一个问题。

    “确实,这的确算是如今的当务之急了。”长孙无忌多精明的人,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