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第766章 李二的担忧

    卷五 第766章 李二的担忧 (第1/3页)

    军政的改革自始至终都不可能是一拍脑袋就有了决议的。

    这一点儿,不单单李二清楚,在场的所有人,哪怕是提出这个的长孙无忌其实也清楚。

    他也只是借此机会阐述一下自己的政治主张罢了,倒也不是说今天就非得有个答案。

    很多时候,政治主张都是一点一点儿慢慢体现出来的,需要一个长久的过程。

    这就是长孙无忌的目的。

    当然,在场的人,几乎都有自己的目的,对于这一点儿,李二了解,但也不介意。说到这里,他突然脸色一寒,沉声道:“不过之前耿国公倒是没说错,大唐这些年着实懈怠了!张亮虽然罪该万死,但作为我大唐开国功臣,能力还是有的,可一战命丧大赵王廷,诸位还不应该警觉起来么?

    还有李君羡和刘树义兄弟,都是我大唐的开国功臣,若是他们都一点儿能力都没,当年又是如何能在披荆斩棘之下,为我大唐开万世之基?”

    冯盎的话,他自然没忘。

    虽然他很欣慰李承乾能理解他的意思,但同样的,李承乾展现出来的能力,也让他心悸。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张亮虽然不济,但绝非庸才,李君羡更是当年随他数骑退敌的无双悍将,哪怕是刘树义兄弟,他虽然看不起,这一对兄弟,更多的时候,还是占了其父之名,但说起来,大唐开国之际,他们也曾冲锋陷阵过。

    可以说他们是庸才,但不能说他们一点儿能力都没有。

    真要一点儿能力都没有,李二也不可能将一州刺史交由刘树艺。

    “陛下此言在理。”长孙无忌闻言,也是立马站了出来,说道,“张亮虽然败了,但能力还是有的。

    此番兵败大赵,对我大唐而言,的确不是一个好信号。”

    大家其实都清楚李二的心思,李承乾的崛起,最受威胁的便是李二。

    李二如今正值壮年,怎么可能忍受如此强势的太子?

    这是不可能的,也决计是不能被允许的。

    所以大家其实都明白李二会对此有所反应。

    当然,他们自己其实也震惊于大明这些年的发展,要知道,击溃张亮的可不是大明早已成名的怨军,也不是近些年声名鹊起的长明军,而是之前一直在大明不声不响的征西军、罪骑营……甚至是大明的百姓!

    这才是他们最惊讶的地方。

    “陛下,大明这些年的确发展得过于让人惊叹了,此番张亮的溃败……”话说到这一步,长孙无忌也不再遮掩,什么大赵王廷,大家心里都清楚,那就是为李承乾背锅的。

    可这会儿,李二咬着这个话题不松口,自然也有着自己的意图。

    真以为李二不担心?

    他难道还能忘了自己的皇位怎么来的不成?

    可以说,此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图,李二的意图就很清楚,他需要这些人明确的态度。

    作为帝王,他不可能百分百信任任何人的,永远也不可能,哪怕这会儿他将这些他最信任的人都带到了高州,但指望他对这些人毫无保留的信任,呵呵,不可能的。

    当然,真要有人得到了李二百分百的信任,那等着吧,要不走在李二的前面,要么被迫走在李二的前面,只有这两个结局。

    帝王,连自家儿子都无法信任,更遑论旁人?

    这也是长孙无忌最聪明的地方,既然选择了站队,他自然不可能在这个时候站错。

    真要是在这个时候,朝秦暮楚,那才是取死之道。这个道理,长孙无忌不可能不懂的。

    李二闻言,也是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对于长孙无忌,他最满意的就是这点儿了,永远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永远都能将自己的位置把握得很好。

    他作为一个父亲,将李承乾放在幕后,自然没什么问题,可作为帝王,他是不愿意的。

    这不是父子亲情,这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争锋。

    “大明的问题,的确应该重视起来了。”李二说道,“作为父亲,朕虽然不该这么说,但作为大唐的皇帝,朕必须考虑这个问题。

    虽然我们都没有明言,但大家其实都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