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第791章 李二的反思

    卷五 第791章 李二的反思 (第2/3页)

留。

    “破城之日,便是此撩的死期。”李二见众人都这般说,当下也是笑道。

    对他而言,一个兰甘旭死不死的,他其实并不在意。

    哪怕兰甘旭的确有些才华,可这并不代表他就需要。

    毕竟在大唐,有才华的人太多了,真不缺那么一个。

    而且,作为大唐的帝王,他的态度也不允许麾下的官员屠戮百姓。

    “不过此撩大肆屠戮百姓,难不成真的只是为了拖延我大军南下的速度?还是说,暹罗有把握在拖住我们的同时,能对付鄂国公等人?”

    长孙无忌有些疑惑地问道。

    他其实也想不明白兰甘旭这么做的目的。

    当然,他也不愿意尉迟敬德等人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有什么重大损失,这对他来说,其实不算什么好事儿。

    “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有人闻言说道,“听闻最负盛名的便是象兵,但在那泰府,我们还没见到这传闻中的象兵。

    诸位觉得暹罗是不是将象兵派去对付鄂国公等人了?

    如果如此的话,鄂国公等人这会儿恐怕也不安全。”

    李二闻言点了点头:“暹罗的象兵的确有些门道,但不是说这象兵就能天下无敌。真要是象兵如此之强,这边境早就不宁了。

    而鄂国公他们此番南下,虽然只带了各自的家将和亲兵,但整体配给却远非一般军队能比。

    除了在粮食上,单单在军械上,就算是大明最精锐的怨军,也能斗上一斗。

    区区象兵,就算难缠,但也未必就不能对付。”

    在这一点儿上,李二还是很有自信的。

    虽然大明的军械天下闻名,但大唐这些年在军械的发展上,也是投入极多的。

    “可如果暹罗举国之兵去围堵鄂国公等人?”长孙无忌有些担忧地说道,“就目前来看,在那泰府,暹罗还没有投入重兵。

    那么暹罗的重兵会在哪里?”

    其实都不用他继续说,大家几乎都有了自己的猜测。

    不在那泰府还能在哪里,这个时候定然在围剿鄂国公。

    “围剿鄂国公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有人问道,“如果说只是为了屠灭鄂国公他们,需要这么多兵力么?”

    “为什么一定要屠灭?”李二闻言摇了摇头,道,“活着的鄂国公等人才有价值,不是么?

    若是能生擒了鄂国公等人,对于暹罗才是最有意义的。”

    李二其实能明白暹罗的做法,换做是他,他也会如此做。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能延续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打不赢的时候,该低头就低头,这并没什么好耻辱的。

    就如当初,李二刚刚登基,突厥南下,李二不也在渭水之前跟突厥可汗缔结了盟约。

    “那这么说的话,如今鄂国公等人的处境倒也不会太差?”马周闻言立马说道,“这反而给鄂国公等人争取了时间?”

    “的确,如果暹罗真要屠灭鄂国公等人,那大唐必定会屠灭了整个暹罗,这应该不是暹罗想看到的。”长孙无忌闻言,点了点头,道,“可即便如此,鄂国公等人没有粮草的补给,也撑不了多久。

    以往他们还可就食于敌,可如今的情况,暹罗却不会给他们就食于敌的机会。”

    不管是暹罗还是大唐,其实如今都在抢时间。

    要不然兰甘旭不可能下达如此残暴的命令。

    苏定方也不会争分夺秒的想着南下。

    时间,对于任何人都是公平的。

    “陛下,百骑司在暹罗可还有消息传来?如今大战一起,前线的消息也多被暹罗给封锁了。”

    李二闻言,略微有些不满意,百骑司,那是谁都能打听的?

    不过这会儿他倒也没有发脾气,轻声笑道:“百骑司之前便有消息传回来。”说着李二一挥手,一内侍便将一封密奏拿给了众人。

    众人只是看了一眼,便露出了一脸的讶然。

    “暹罗内乱了?”这是众人怎么也没想到的。

    李二闻言,笑道:“别说你们,就连朕也没想到,不过这对我大唐而言,倒是一件好事儿。

    如今,暹罗分成了几派,但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