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冰山暗流【二合一】

    第266章:冰山暗流【二合一】 (第2/3页)

在2001年成立了上海电影集团公司。

    只是其中内情,高飞便不甚了了。

    因此只见任仲论感慨的说道:

    “03年我刚接手的时候,整个集团负债率高达70%,另一头还欠着银行5个多亿,下属单位属于亏损的单位有71%,亏损总额加起来有3500万。”

    “虽然我们有800部故事片版权,上海美术制片厂有500多部美术片的版权,科教影片有1551部的版权。”

    “但是你知道我当时能动用现金有多少吗?”

    不待高飞回答,任仲论便无奈的摇了摇头道:

    “1700万!就这还要支付上影离休干部一次性补房贴1070万。”

    言及此处,他不禁语气唏嘘道:

    “所以我上任的第一周,就是在到处借钱,以及到处讨别人欠上影的钱。”

    当然,任仲论和高飞说这些的目的自然不是向他哭穷。

    玩得不外乎是那些“欲扬先抑”的手段,像这样的把戏,高飞当年在东京朝廷早就见多了。

    因此高飞虽然心中古井无波,但是面上却拿出柏林影帝级别的演技,配合着任仲论的话语无声的表演着。

    随后果不其然,接下来任仲论便话音一转,当即颇为得意的笑着道: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去年中影的主营收入才7亿多,利润更是只有0.15亿元。”

    “但是你知道上影的收入是多少吗?”

    “15.18亿元!”

    “我们的净利润更是足足有2.16亿元——论盈利,上影利润是中影的20倍。”

    这是一个令任仲论十分得意的数字。

    因为从近几年的市场表现来看,上影无论是电影拍摄的数量,还是中国式大片的比重,看上去远远不如中影。

    只是闻听此言,高飞虽然面上配合的露出一副惊讶之色,但是心里却忍不住撇了撇嘴。

    毕竟要不是知道这个消息,他也不会在上影主动联系韩莉想要入局《鬼吹灯》项目之后,就立刻请假赶了过来。

    他甚至还知道上影给《赤壁》投了3000多万,给《集结号》投了1000多万。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只是也不知道是不是高飞演技太好,配合的也太过恰到好处了,因此在说了十几分钟后,任仲论依旧是滔滔不绝,甚至还越来越有兴致。

    只见他忽然起身从一旁的壁橱里拿出了一瓶红酒给高飞倒上,而后主动的和高飞碰了碰杯。

    在一饮而尽之后,他放下满脸笑意的看着高飞道:

    “上影之所以能在盈利上远超中影,是因为我做企业有个原则,就是不图场面热闹,不图表面繁华,而是以利润为王,讲究合作共赢!”

    说到这里,只见任仲论眼神微凝的盯着高飞,正色道:

    “一般公司没有洗印厂,我们上影有。”

    “论场地,我们有车墩影视基地。”

    “论院线,上影在全国18个省47个城市有126家影院和404块银幕,票房产出足足占全国票房的十分之一。”

    “论宣发,我们还有电影频道和四种电影杂志的宣传网络。”

    说到最后,只见任仲论手拿酒杯颇为自豪的说道:

    “现在上影光是服装,道具就有三十万套,我们各类拍摄用枪支足足可以装备一个师。”

    “所以,高总,只要你和我们合作,从前期的道具制作、场地使用,到后期洗拷贝、制作、发行等等,我们上影都能帮你完成!”

    此言一出,任仲论的言外之意就很明显了。

    很显然他没有将高飞当做一个演员,而是当做一个成熟的制片人,乃至于影视公司老总对待。

    因为相比电影后端经营的红火,一个尴尬的事实就是,几乎所有的上海导演都跑去京城发展了。

    当然,仅凭这个原因还不至于让任仲论对高飞另有眼相看。

    真正让他给高飞如此礼遇的原因,是因为以《鬼吹灯》那1.5亿的投资,在国内已经算是顶级的大片项目了。

    而除了中影和华艺等公司之外,目前还没有谁运作过这个级别的项目。

    自然不是因为那些中小型影视公司没有高飞有钱。而是因为他们既没有把握……当然,也没有高飞这般胆大。

    但说句老实话,即便明知这是任仲论的套路,高飞还是有些受宠若惊。

    ……

    一个小时之后,当高飞神色凝重的从包厢里出来之后,守在外面的韩莉顿时不由心中一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