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我大宋自有国情【6K大章】【修】

    第338章:我大宋自有国情【6K大章】【修】 (第2/3页)

是知道的。

    于是在心知无法可想之后,生无可恋的只能无奈静下心来,一遍又一遍的接受着乌耳善的怒吼。

    还别说,或许是被骂得急了,再次拍摄之后,倒是真让她逼出自己的潜力来。

    ……

    「第187场,七镜,八次」

    「a!」

    随着场记打板之后,只见镜头前红衣似血的刘师师,眼神终于变得和先前不一样起来。

    虽然嘴角含笑,但眼神却透着一丝绝望、恐惧之意。….

    看着身前的高飞,只见刘师师脸颊带泪的缓缓道:

    「我知道,你对我很好,比任何人都对我好。」

    说到这里,却见刘师师忽然痛苦得轻轻摇了摇头。

    似乎觉得自己心里有这种想法十分不应该,是错误的。

    于是随即她便眼神纠结的直视着高飞的双目,嘴唇微颤的泣声道:

    「可是我忘不了,你的脸那么清楚……周家被抄的那天,我看见了你……我看见了你亲手抓了我爹……我都不知道我该感激你,还是恨你!」

    短短的一段话好似已经耗费了刘师师的浑身力气。

    于是,最后。

    只见她一脸生无可恋望着高飞,眼神漠然的轻声道:

    「现在,你还要带我走么……沉大人!

    !」

    见此情形,站在他对面的高飞顿时不由得在心中暗暗喝彩。

    虽然在这场戏中他就是一个工具人,但也正是如此,他才才能最直观的感受到刘师师情绪上的变化。

    可以说刚刚这段独角戏,算是刘师师进组以来,最优秀的一场表演了。

    随后果不其然,监视器后面的乌耳善终于满意的点点头。

    于是当听见

    乌耳善终于开口喊「过」的时候,高飞身前的刘师师终于忍不住松了一口气。

    看着手脚有些发软的她,高飞顿时失笑的摇了摇头,不过也没有再嘲讽她什么。

    因为人在情绪太过况之下,手脚有时候确实会发软,甚至是微微颤抖,这都是难免的。

    于是高飞只好先扶着她到一边休息,和乌耳善打了声招呼之后,转而继续后面的拍摄。

    ……

    话说聂元饰演的厂公可以说是最爷们的一个太监了。

    故此在拍摄这段戏之前,高飞和乌耳善以及董苇三人还曾经产生过分歧。

    因为他们觉得这个白马银枪的太监赵靖忠,看起来实在不像个东厂厂公,倒是有些常山赵子龙的意思。

    只是对于他们的看法高飞却无法苟同。

    不说别的,他就认识一个人高马大,行事豪迈,甚至还长得一脸钢刷般短胡的大太监。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

    依旧排不到太前面。

    因为他一上战场就容易血气上涌,不顾死活,所以窦太监充其量也就是个将才。

    真正能称得上帅才的,还要属秦翰。

    别看大宋宦官参战的不少,但是像秦翰这样有勇有谋,四十九次受伤,屡立大功,而且不居功,不揽权,不谋私利的,却实不多见。

    只能说这位最可惜的就是当了太监。

    因为后来的一次次事实证明,秦翰属于那种天才型的军事人才,尤其是和真宗朝那些个弱鸡将领比起来,他绝对算得上是名将了。

    毕竟他和喜欢欺负边境弱鸡的窦神宝不同,秦大爷一辈子几乎都在和契丹人死磕。

    早年在太宗、真宗时期就屡次参加与契丹的战斗

    后来更是担任了镇、定、高阳关三路兵马都监,长达七八年之久。

    在此期间和辽国你来我往,打得不亦乐乎。

    大概的战绩也就是歼灭契丹两万人,俘虏铁林大将等十五人!

    只是可惜太宗北伐失败之后,国内精锐丧失大半,不敢再对契丹人太过强硬,故此不得不将秦翰调离宋辽前线。….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秦翰因为多年战场暗伤、暴病猝死之后,朝廷会一再追赠其为贝州观察使、彰***节度使的原因。

    然而最令时人佩服的是,秦翰征战一生,并且屡次受命督建各类大型工程,可是当他离世之后,却因为秦翰的乐善好施导致家无余财,只能简办丧事。

    此事令不少人闻之都佩服之至,可以说和秦太监相比,那两位抢着娶富婆寡妇的宰相,简直是圣贤书白读了。

    当然,凡事也不能太较真。

    因为真要和秦太监相比,那么大宋朝的一大批文臣武将,估计都算是废物了。

    在秦翰之后,他的太监后辈们也没有丢前辈的脸。

    比如身为剑南、两川招安使的王继恩王太监,便在川蜀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之后,奉命率军分两路入川。

    最后攻陷成都,俘虏李顺、成功平叛。

    而且大宋朝的太监不光是武德充沛,甚至连内政治理之事都十分精通。

    比如仁宗朝的小黄门太监李宪,从军之后除了收复河州、击降吐蕃首领瞎木征,攻克兰州之外,还曾经奉命经营西北。

    最奇葩的是他最擅长的不是打仗,而是理财。

    在奉命经营西北兼管财政的期间,他足足为朝廷节省冗费将近六成的军费。

    单此一项功绩,可以说就已经超过了半数的文官财相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