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不信邪的高衙内【6K】【修】

    第479章:不信邪的高衙内【6K】【修】 (第2/3页)

的眼力便有了不一样的含义了!

    怎么说呢?

    还是那句老话:屁股决定脑袋!

    不错,对于演员来说,视频网站的出现无疑是值得开心的事情。

    毕竟自从各路互联网大厂齐齐进入视频网站赛道之后,国内演员的片酬就跟吹气球一般飞速飙涨起来。

    谁让各大互联网公司动不动就烧钱运营呢!

    只是这对演员是一件好事儿,但对于原本的制作公司来说却是一个噩耗。

    因为成本的飙升,无疑会大大增加了影视公司承担的风险。

    而且这还只是最微不足道的坏处。

    从互联网公司在其他行业的例子来看,他们的行事作风显然远远要比煤老板们霸道。

    毕竟煤老板们都知道尊重专业人士,从不胡乱插手内容创作。

    但那群搞互联网的却一个个都狂的不行。

    明明从来没有做过影视内容,却偏偏认为“一法通万法通”。

    自以为天下所有的问题都能用互联网思维解决。

    那自信满满的架势,简直和一些迷信的老人家没有什么区别。

    当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也确实没有什么区别。

    要知道质疑本就是科学的基本精神之一。

    一味的迷信科学,本来就是很不科学的一件事情。

    对了,关于这一点高飞还是从企鹅身上感受到的。

    要知道作为周易的投资方之一,高飞这两年没少和企鹅的人打交道。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高飞才发现这帮搞互联网的思维有多离谱。

    怎么说呢……在这群互联网人看来做影视剧也没有什么难的。

    他们甚至自信满满的总结了一个类似于公式一样的东西。

    在将一个个影视元素填充进去之后,他们便以为能做出一部成功的作品了。

    所谓影视创作,在他们眼里与做数学题无异。

    这让当时初闻此理论的高飞着实震惊的不行。

    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那就是文科思维和理科思维的相互不理解。

    但是任他们讲的再如何天花乱坠,高飞也没办法相信他们这套惊悚的理论。

    毕竟如果灵感这东西如果都能量产,那么高飞还不如相信机器人大军已经开始反攻人类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高飞一度和企鹅那边的投资负责人闹得不是很愉快。

    如果不是后来周易发展的实在太好了,企鹅那边说不定都准备搞些小动作了。

    ……

    “伱的意思是……以后娱乐圈会由他们主导?”

    河畔柳树下,杨密被高飞的推断震惊的都快丧失了思考能力了。

    片刻之后,回过神来的杨密方才甩了甩脑袋,一脸不相信的模样。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电影诞生都一百多年了,互联网才出现多久?”

    “他们能比我们这些专业搞影视的还懂行?”

    从逻辑上来说,杨密这句话确实没错。

    毕竟理论说的再好,最后还是要看内容质量的。

    只是高飞闻言却颇为感慨的轻叹道:

    “要不怎么说那群搞互联网的最狂呢!”

    “因为他们真有猖狂的资本呐!”

    的确,如果单纯的从内容制作上来说,互联网系的影视公司确实不是传统影视公司的对手。

    但是问题在于,那些搞互联网的玩法比传统的影视公司高端。

    在华艺、光纤、唐仁等公司,还在1.0版本里面打转的时候,他们已经开辟了2.0模式。

    从上游,到下游,从内容制作,到平台播放。

    这群搞互联网的就像病毒一样,试图将这条影视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掌握在手中。

    如此就难免会出现一个现象。

    那就是:选手是他,裁判是他,甚至主办方也是他。

    这样一来,纵然传统的影视公司有好的内容,也未必能让观众看见。

    好的内容无法获得更高的收益,传统影视公司自然会越发衰弱。

    而那些互联网系的影视公司,纵然把影视剧拍的跟屎一样,但却依旧可以仗着产业链的优势将它喂到观众的口中。

    到时候观众纵然再如何嫌弃,也只能被动的接受了。

    最多最多,也只能在不同口味的屎里面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

    ……

    “咦~你这比喻太恶心了,就不能换一个比方吗?”

    杨密本来正听得出神,但却硬生生被高飞的形容词给唤醒了。

    只是见她那副一脸嫌弃模样,高飞却哈哈一笑道:

    “这就觉得恶心了?那以后可有你恶心的时候。”

    如果周易也像华艺、光纤等影视公司一样,只知道被动防守的话。

    那么日后影视圈的情况,十有八九就会像高飞刚才说的那样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当初企鹅视频的那位内容总监在他面前大谈特谈什么大数据电影的时候,高飞的心情可是比杨密现在还恶心。

    不错,高飞知道大数据很神奇。

    但大数据不是万能的,它也不应该是万能的。

    否则人类进化的就太失败了!

    其实乔布斯的有个观点可以的打破大数据迷信。

    他是这么说的:

    “消费者并不清楚现在科技的发展平,他们并不知道科技可以什么,他们也不能预测下个改变整个业的突破在哪。

    们不知道想要什么,直到你把它摆在他们前。

    正因如此,我从不依靠市场研究。”

    当时乔布斯的这个观点,曾经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因为这个观点是与主流的观点背道驰的。

    毕竟如果按照他的理论,那么一堆靠市场研究和商业调查吃饭的公司,基本都可以宣告倒闭了。

    只是随着高飞在周易总裁的位置上做得越久,他就越理解这句话。

    因为看似用户是“上帝”,“上帝”买什么东西都是自己决定的。

    但实际这个用户压根儿就是个伪命题。

    因为绝大部分时候,连用户自己都不知道他的真实想法。

    就好像大家在电商平台购物的时候,大部分情况就按照销量最高的买了。

    简单来说,就是用户想要“好商品”,但却不知道心目中的“好商品”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

    故此这个时候,就需要生产者用自己的想象力去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