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坑死人不偿命的高衙内

    第506章:坑死人不偿命的高衙内 (第2/3页)

    而随着他们这一番对话,场内的众人顿时心思各异。

    一些影视公司高管越想越觉得高飞这番理论有道理。

    顿时便不由眼神微亮在扫视着周围的嘉宾,准备先联系几个演员试一试水。

    毕竟下手为强,再不下手,那真是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了。

    而眼下像他们这样的想法的人其实不再少数。

    一时间,好好的一场庆功宴顿时变得好像项目推介会似的。

    演员和影视公司都在趁机相互接触着。

    各怀鬼胎,心思各异!

    然而作为庆功宴主角的高飞见此情形,却不怒反喜。

    见此情形,在旁边暗自观察高飞好一会儿的俞飞虹顿时无奈的摇了摇头。

    她就知道这里面有猫腻。

    毕竟高飞向来不是什么道德高尚的性子,怎么可能这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于是趁着高飞周围无人的功夫,她当即悄然的走了过去,一脸好奇的问道:

    “我就知道你没安好心!”

    “不过,你到底在玩什么把戏?”

    高飞闻言当即快速的扫了周围一眼,确认无人偷听之后,这才没好气的白了她一眼道:

    “你自己知道就行了,何必说出来呢!”

    “再说了,我还能玩什么把戏,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业内交流罢了!”

    只是任他怎么说,俞飞虹都是一副看傻子的眼神。

    见此情形,高飞无奈之下只好带她走到草坪空旷处。

    在眯眼感受了一会儿迎面吹来的微风之后,他方才嘴角微勾的缓缓道:

    “我刚才确实没有骗他们,只是……还有一些话没说罢了。”

    正如高飞所言,非职业导演其实也可以很专业。

    只要,他能找到一群专业人士协助他。

    如此一来,在导演本人的电影审美水平不差的情况下,那么电影的质量大概率差不到哪去。

    至少,非职业导演往往会老老实实的讲一个故事,而不是玩各种意识流。

    但是这一切却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非职业导演必须得“懂电影”。

    这三个字高飞虽然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但实际上却尤为关键。

    英文如何评价一个人懂不懂电影,其实标准很模糊。

    比如一个主演过不少出色的电影的实力派演员,算不算懂电影呢?

    如果算,那么邓朝为什么会拍出《分手大师》这样的东西呢。

    再比如一个从来没有演过戏,甚至和影视圈没有多大接触的人,算不算懂电影呢?

    如果不算,什么韩涵的《后会无期》又作何解释呢?

    虽然不能完全以票房论胜负,但至少《后悔无期》是一部合适的剧情片。

    而高飞之所以没说这一点,也是因为没办法细说。

    故此所谓的导演全民化,比如是珍珠与沙砾共存的时代。

    并且鱼目混珠的可能要占绝大多数,只要小部分人或许有那个天赋和能力。

    ……

    ……

    只是闻听此言,俞飞虹越发疑惑了。

    “那你这么做又是为什么,只是单纯为了坑他们一把吗?”

    “不至于吧?这不像你的作风!”

    以俞飞虹对高飞的了解,如果单纯只是为了这个目的,高飞绝对不会是这样的反应。

    而见她这么一说,高飞顿时也有些无奈。

    果然,在这种知根知底的大姐姐面前却是很难说谎。

    于是在宠溺的看了俞飞虹一眼之后,高飞只能佩服的摇了摇头。

    在将杯中红酒一饮而尽之后,高飞方才眼神冷冽的看向不远处的热闹的人群。

    只见他嘴角微翘,似讥讽又似感慨的说道: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导演不应该是一个世袭的职业,家学传承可以,但垄断不行。”

    【导演全民化】纵然会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但同时也使得电影创作进一步多元化,进而推动整个电影行业的发展。

    一来,跨界导演和科班导演不同,他们没有固有思维的约束。

    所以无论是在创新思想的融入、还是电影语言的探索,以及电影营销方式的拓展方面,他们都能带来一股生机。

    二来,有了这一批人的乱入,也可以使得导演圈开始内卷。

    通过增大导演行业的内部竞争力,来倒逼创作质量的提升。

    否则以后的每一年,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