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阴差阳错的缘分!

    第539章:阴差阳错的缘分! (第2/3页)

就好像一个公司虽然有很多副总,但真正管事的永远只会有一个。

    至于其他人?不过只是过来混一份俸禄、蹭一个名头罢了。

    而他高大衙内当初就是过来镀金蹭履历的那一个!

    不过说句老实话,道君皇帝时期皇城司其实已经不像真宗时期那样牛掰了。

    要知道皇城司这个衙门早就几经更迭。

    早年在大宋开国的时候,皇城司本名为武德司乃是太祖所立。

    而太祖赵匡胤组建武德司的主要目的,也不是对内,而是对外。

    当时宋军对外战事的胜利,多赖武德司刺探之功。

    不得不说,在如何打胜仗这方面,赵匡胤是绝对专业的。

    只是后来太宗继位,因为某些不可言说的原因,不仅将武德司改名为皇城司,还让其探听的方向由对外转为对内。

    在职能上,其实已经和后世的锦衣卫差不多了。

    只不过相比于锦衣卫,皇城司的权柄要更重。

    因为皇城司的职司不仅包括刺探监察,同时还肩负着执掌宫禁宿卫的重任。

    最盛时皇城司麾下有精兵数万,即便后来在文官集团的针对下屡遭裁撤,也一直保持在八千人左右的规模。

    再加上皇城司不受三衙统领,而是直属皇帝亲自掌管。

    可以说皇城司完全独立于朝堂之外自成体系!

    毕竟其不仅拥有执法能力、情报能力、甚至还拥有独立的财务来源。

    要知道皇城司麾下两大部门探事司和冰井务中,冰井务就是皇城司的钱袋子。

    从这点上来说,后世的锦衣卫反倒是想皇城司的阉割版。

    不过也正是因为皇城司位卑权重,所以一直都是内侍掌权。

    比如《梦华录》中的皇城司正使雷敬,就是跟随真宗皇帝十多年的内侍。

    而这也算是赵家历代皇帝为什么能坐稳皇位的原因之一吧!

    只是再好的制度时间一久也会走样的。

    就好像宋真宗时期,虽然皇帝对皇城司要求异常严格,使得这一制度充分发挥了作用。

    但是随着时间流逝,皇城司内部也在逐渐腐朽。

    等到道君皇帝继位之后,皇城司基本上和普通的衙门没什么区别,该有的毛病一样不落。

    否则高俅也没办法把高飞塞到这么紧要的地方去镀金了。

    ……

    “第68场,三镜,一次”

    “action!”

    随着场记打板退下,赵氏茶坊里,只见高飞与手下老贾选了一处临湖的位置坐下。

    随后,只见高飞眉头微皱的轻轻扫视了一圈周围的环境。

    见此情形,身为皇城司吏员的老贾当即十分有眼色的关切道:

    “指挥是嫌此地不够清净?”

    闻听此言,高飞当即百无聊赖的摇了摇头。

    老贾简直这才微微松了一口气,随即轻笑道:

    “先前听说您好茶,这间赵氏茶坊乃钱塘第一,不仅茶香果子好,掌柜娘子更是绝色!”

    ……

    因为这是一场群像戏,所以当高飞与老贾坐在角落处闲聊的时候,茶坊里也三三两两的坐了一些群众演员。

    而一身素雅交领襦裙的刘艺菲,则端着茶盘在众人之间穿梭不断。

    以上种种,算是高飞与老贾这个镜头的人肉背景。

    当老贾一脸得意的吹捧起此处的赵氏茶坊时,刘艺菲便在两人背后的邻座上茶。

    因此之故,斜靠在坐榻上的高飞当即撩起眼皮随意的扫了一眼,随后道:

    “这就是你说的绝色?”

    不想见他这幅无动于衷的模样,老贾还以为高飞瞧不上眼呢。

    “啊?哦,乡野村妇,当然不能和京城的红粉佳人相提并论!”

    说实在的,老贾狗腿起来确实有几分高飞当初的风范。

    故此高飞见状当即忍不住嘴角微翘的摇了摇头道:

    “等你办完了这件案子,我调你回东京,让你好好洗洗眼睛!”

    “真哒?多谢大人!”

    说罢,老贾便一脸感激的先行谢过了。

    只是这两人聊得倒是开心了,却将一旁正在忙活的刘艺菲气得翻了个白眼。

    不由的在心里暗自吐槽着:

    “这都是什么人呐?上个茶也能被误伤,离谱!”

    而此刻监视器前的导演杨阳见状也忍不住微微颔首。

    不得不说,刘艺菲这些年的演技还是长进不少的。

    至少在这个镜头里刘艺菲虽然没有一句台词,但是该传达的信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