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清吏

    第一百三十八章:清吏 (第2/3页)

给充公了。胡母先生说,他那里也没办法。」

    张冲蹙着眉,继续问:

    「那汶阳那边的二百顷田土怎么样了。」

    那背旗立马从褡裢中翻出一册书,递给张冲:

    「渠,这是胡母先生的书信。」

    张冲接过,一目览去,大致说鲍氏联合泰山太守惦记上了那片田了,让他小心。

    看完,张冲冷哼了下。

    然后就是第三个背旗开始讲:

    「渠,最近鲁山附近的一伙群盗说要投靠我们。这几次一直派人和我们接触。」

    听到鲁山有群盗投靠,张冲来了兴趣,让背旗继续讲:

    「这伙群盗是乏食,立不住营了,其魁就想投靠我们,要与我们合营。」

    「对面什么条件?」

    「他们想保留原有人马,可以听从我们征调。」

    张冲颔首,这就是想听调不听宣,不过没关系,可以先接触。

    之后,不断有背旗入帐将最近形势和张冲一一禀告,直到赵娥端着食盒进来,张冲才把这些情报听完。

    总结下来,就是现在已经出现了对泰山围剿的征兆和萌芽,但形势并没有严重到他预期的那样。

    其实也是,以汉庭这种官僚机构的反应,真对张冲采取有效的围剿估计也是下半年了。但泰山太守张举的行为有点让他警惕,他和鲍氏对汶阳田的觊觎迟早是要对自己下手的。那么与其如此,为何不主动出击?

    等等,主动出击?对啊。

    此刻张冲突然拨开云雾,他之前的思路一直是守,等汉庭发兵来攻,最后依靠泰山群山的地理优势,和汉庭游击。

    但谁说他只能守的?他完全可以主动调兵到外线作战,不断打击泰山周边郡县的有生力量啊。既可以趁着敌人没有联合时各个击破,又能在战斗中茁壮自己。

    他之前一直被太平道的甲子年起义给局限了思维。他之前总觉得在甲子年前,不要主动攻击,这样不利于太平道的大事,也提前给太平道做了前驱。

    但实际上,此刻对他来说,太平道甲子年起义对他来说不再是约束。既然如此,为何不主动出击呢?

    至于会不会为太平道吸引火力,为他们前驱,他张冲是这么想的。他现在的体量和太平道来比,完全不值一提。等后面太平道起义后,汉庭还是会主要进攻太平道。相反,现在他主动进攻,还能获得首义的名分,到时候在教中的威望也会大大增强。

    至于如何向教内解释,张冲完全可以和教内这么说,就是他们泰山方不以太平道的身份起事,这样就不会暴露太平道了,而且这样还能帮教内提前试一下汉庭的实力。….

    张冲反复想了这事非常可行。立马就让蔡确去召集众将,让他们来大帐议事。

    至于,他们外线作战的第一个方向,张冲也想好了,就以这个泰山太守作为磨刀石。

    ----------------------------

    泰山郡,奉高。

    此时一辆牛车缓缓从东门入城,破旧的车盖饱受岁月的痕迹。

    牛车刚过去,就有两个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