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广平

    第二百一十二章:广平 (第2/3页)

汉,卢植已是怒急,目光转冷,连绰起一座马扎就朝拖虬髯汉的扈兵掷去,卢植也不有心人,所以马扎擦着扈兵脸侧,击破帐幕。

    但这依旧将那扈兵惊骇跪地匍匐,面色惶惶,只因为卢植不仅是汉庭北中郎将,更是他们涿郡卢氏的当家族长,一言便可定他们生死。

    此扈兵匍匐。其余扈兵们更不敢再拉,只嚅嚅立在一旁。虬髯汉见卢植忽而暴起,也是惊惧。但知生死在此一举,虽身体抖动,也一一具告卢植破贼之计。

    此虬髯汉,姓孟名观。他本是邺县市井的浪荡游侠,慕前人故事,读了几本兵书,与乡人聚,尝好大言,称有万人敌之术。此番,汉军发大兵讨河北黄巾军,贪恋军中钱粮,应募从军。因生得一口好胡须,牙门将爱其壮阔,征为扈兵,卫护牙账。

    之前他在帐外听卢植哀叹破贼无计,心中一动,咬牙冲撞牙账,一搏富贵。谁料差点就丢了性命,要不是卢植此次是丢了自己的侄子,急求破贼之计,不然以他治军之严,其人敢闯中军大帐,早被枭首示众了。

    -------------

    两日后,六月二十七日,晨光微曦,军鼓敲击三百下。

    卢植率攻诸砦,诸军共进。同时汉庭邺城水军以铁派出舟船十余艘,上蒙牛革,前置火盆,浩浩荡荡,朔游而上。

    水寨内的黄巾军早看到汉军艨艟,依故计,发火失,但被艨艟上的牛革弹开。艨艟随船橹划动,逆流而上,已至第一层铁索。

    此时,伏在舰首的死士点燃火盆内的火油,火焰倏忽而起,将铁链烧得通红。又一二十顶盔披甲,外罩浣布的大汉,持斧勐斫铁链。如是者三,浮桥告破。

    驻守漳水东岸的黄巾军见浮桥被破,一时气夺。又见汉军顺流而下,河对岸的城寨已被汉军团团包围。

    驻守在漳水东岸壁垒的是黄巾军悍将左髯丈八,其人亲自引兵驰往救之,陈兵东岸,但浮桥既破,又有汉军舟师横亘,不能进。就在诸将皆疑之际,左髯丈八命军中善游者张燕,匿游漳水入广平,探城中情况。

    驻守在广平的是黄巾军小帅杨凤,其人气质阴鸷,略有勇力。其人就是本地土豪,平素任侠,颇得士心。因不满县里滑吏骄横,四月太平道起事时,他就起兵响应杀了县长,放黄巾军入城。战后功表第一,奉驻广平。

    此时杨凤身披甲胃,亲率所部立于广平南城,欲阻汉军。但汉军四万大军共发,四面围攻。而城外搭建的壁砦也都被汉兵围绕数重,救不得他。再加上杨凤自觉防线固若金汤,落石滚木金汁这些都没怎么准备,所以汉兵直冲城下,反倒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但面此危局,杨凤虽懊恼但勉励众军:

    “众弟兄,敌众恐我东岸友军增援,欲趁我心志被夺,求在速胜。但我义军亿兆子弟皆为兄弟,我等见困,左帅怎会坐而待之。我料左帅之救兵必在路上。弟兄们与我共拒汉贼。”

    此时,张燕潜游漳水,顺着绳子爬上了广平,见杨凤。

    杨凤揽张燕臂,推左右,说:

    “弟兄们,还有啥疑虑。此壮士为左帅亲将。入城就和俺说,左帅援兵旦夕将至,望我等不负黄天之恩,誓守樊城。”

    闻此,众军鼓噪,气势复壮。

    见士气稍复,杨凤才悄声耳语张燕,言:

    “壮士怎么称呼?”

    “常山张燕”

    “好!张大弟独身入城,必胆壮豪气之辈。我前番作为不过诡诈计,气可鼓亦可衰。我军失石将尽,陷在顷刻。望壮士怜我城中数千子弟,务回东岸告知左帅,速发大军来援,不然大事皆休。”

    此时,张燕望杨凤一副戚戚意,迥异于先。

    但张燕也无奈,将浮桥被坏,援兵被汉军舟师阻拦的情况,告诉杨凤。杨凤闻此,俨然无语,似有死志,挥挥手,让张燕回返,尽尽人事。

    张燕缒城而下,杀游勇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