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韩氏

    第二百一十三章:韩氏 (第2/3页)

    就这样,刚到没多久,行囊才放下的焦用又马不停蹄,背负行囊,入了里社,就要先摸摸情况。

    真实的情况确实如张白所说,此地里户对太平道的疑虑不是一点两点。

    焦用和几个分田队的吏士入里社,里户们早就瞅见了他们,但皆站得远远的,没一个人愿意上来搭话的。

    然后有一个担粪的老叟路过,焦用忙拉住人家就寒暄:

    “叟公,下地呀。”

    那老叟一被搭话,就支支吾吾得应付焦用:

    “是啊,是啊。”

    焦用继续搭腔:

    “叟公,是自家的地,还是分田队分的地呀。”

    此言一出,担粪老叟立马张望四周,嘴里应道:

    “自家的,自家的。”

    “叟公,分田队没给你分吗?”

    到这时候,老叟都已经要熘了,好似和焦用再多说一句就会如何,但焦用就是抓着老叟的手不松开,没奈何老叟只能应付:

    “分是分了,但那地是韩家的,咱可不能要的。”

    焦用见果然如此,又继续问:

    “叟公,咱里社哪家最穷,哪家最富。”

    此言一出,老叟吓得汗都下来了,慌道:

    “这个我不清楚,真不知道,我下地了,真的,可怜可怜我。”

    焦用不再难为老叟,其人就匆忙走了。然后焦用又问了几个人,其反应皆和之前老叟一样,只凡说道分田、贫富这样的敏感话题,都唯恐避之不及。

    最后,反倒是一个在里社边玩泥巴的稚童上前告诉焦用等人:

    “俺就知道,谁最穷。”

    然后小孩就带着焦用等人来到了一处地窝,告诉众人,这是韩大乞的家,可穷了。

    一般来说,里户们再穷也会弄间草屋,很少有住地窝的,这东西一般是那些无依无靠的山聚才会挖,住这地方难免会让自己觉得自己就是野兽。

    焦用等人到的时候,韩大乞正在和他阿母拔着草根,一见到这伙人,警惕地看着焦用,问道:

    “你们什么人?”

    焦用笑道:

    “俺们都是分田队的,想问问你咋不要咱的地呢?”

    韩大乞不说话。

    焦用转过头,蹲在正在挖草根的他阿母,笑问:

    “阿姆,你有几个儿呀。”

    老媪的头发已经全部发白了,眼睛也白浊了,看不清人,听得有人问,虽疑惑但还是顺服地回道:

    “就这一个儿。”

    焦用笑道:

    “我和阿姆商量个事,从今个起,俺也做阿姆的儿,中不中?”

    老媪再次疑惑得看着焦用,奇怪自己什么时候又多了一个这么大的儿。

    然后焦用也不等老媪同意,顺势就叫起了娘。

    “娘,俺也是穷人。那时候天天就是刨草根吃,侥幸没饿死,之后入了咱穷人的队伍泰山军,才算真吃了饱饭,现在咱就是要让大乞这样的,也能吃上饱的。”

    随后焦用就从队员手上接过一袋粟,递给了老媪。老媪装着沉甸甸的粮食,双眼擒满泪花,忙说使不得。

    韩大乞看自家老娘都被牵扯进来,怒道:

    “我不管你们是谁,别来我家。都走,都走”

    说着就拽、推、攘,要将这伙不速之客赶走。

    但这惹恼了他阿母,这个服从一辈子的老媪最见不得自家儿子这么恶,训斥道:

    “大乞,你咋了,谁让你这样对客的?”

    然后还惭愧带着畏惧看着焦用,要替她儿子道歉。

    如果对道德进行解构,你会发现与人为善的品格,底下潜藏着的却是弱者的畏惧。强者总有拒绝别人的底气,也能接受被人讨厌的处境。而对于像韩大乞他娘这样的贫弱来说,被人讨厌就将使她再不能生存,所以久而久之,对每个人讨好就成了她下意识的行动。

    韩大乞向来孝顺,听阿母的话,即便有心解释,但还是叹了口气,放开了众分田吏。

    之后几日,焦用就吃住在了韩大乞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