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道贼

    第二百三十三章:道贼 (第2/3页)

由荀攸代讲了,其人叹了口气,开始为阴修讲个中得失:

    「老帅还是不愧为汉家庭柱的。在战前,老帅就预料到河济方面的泰山贼有可能南下,于是让骑都尉曹操点所部北上做狙击态势,但老帅有三个没料到。」

    这个断句断得太吸引了,只把阴修勾得直着身子,问道:

    「怎么说。」

    「一是没料到,泰山贼来得太快。那时候,我们得的情报还是泰山贼正在濮水和黄兖州对峙,但十日后,其人就已经出现在了长社,超乎所有人的预料。二是没料到,泰山贼之能战。那日骑都尉败退回营,将他在长社之野的调度悉数与老帅禀报,有一说一,不仅我们几个认为可圈可点,就连老帅也觉得没太大问题。但就是这样,还是被贼一战而溃,要知道那可以二千精锐汉骑啊,一个上午就被歼灭了。泰山贼之能战,不是与他们真打过的,可能都不会信。至于第三嘛。」

    说到这里,荀攸反倒不说话了。

    阴修正纳闷怎么突然停了。那边一人,作色道:

    「有什么好遮掩的,公达你不肯说,我来说。这第三嘛,就是万没料到右中郎将朱儁颟顸无能。老帅在战前,就请朱儁发兵,但那朱儁呢?空口答应却半天没见到一兵一卒。所以当泰山贼赶到战场,老帅手里已经没有一兵一卒可调用。最后才被贼所趁。可恶啊!可怜宗卿、正言、公则。一个死无全尸,一个践死马下,还有一个杳无踪迹。他们的死,和那朱儁脱不了干系。」

    说这话的,正是最年轻的杜佑。好友,前辈的死,早就激起此人的怒火,别说朱儁不在这里,就是当面,以杜佑的为人也要当面质问。

    别看朱儁已经是右中郎将了,但如果真被杜佑喷了也就喷了,只因为杜佑的祖父就是党人大老太仆杜密。他祖父与李膺起名,并称为「李杜」,李杜高名在,光焰万丈长。有党人遮护,杜佑喷了,不仅一点事不会有,甚至还能博得个高名,这就是现实。….

    其实在场之人,哪个不是如此。如荀攸,荀氏高门已经不多说了,然后是钟繇,长社钟氏已然让孙坚这样的寒门咋舌。便是那太守阴修,不显山不漏水,但其身份却是最高。

    因为他是真正的皇亲国戚,当年光武之后,阴丽华的族人。他们阴氏便是现在,也是五小侯之家,各个与国同休。

    所以,在场的没一个将朱儁那个右中郎将放在眼里,喷了就是喷了。

    不过说到泰山贼,阴修倒是想起一事,他转头就问荀攸:

    「公达,这泰山贼是不是就是打破东平陵,害的你叔祖殉死,叔父入狱的那波贼?」

    听得这话,在场人都看向了荀攸,是啊,真正苦大仇深的人在这里啊。

    荀攸抿了下嘴,点了点头:

    「是的,就是此贼。」

    然后众人都不说话了,不知道如何劝,最后还是太守阴修说了个片汤话:

    「公达,那泰山贼多行不义必自毙,你也莫要伤神了!」

    之后,几个故吏又和阴修寒暄了会,就陆续回去了。

    荀攸这边刚出府,钟繇就喊住了荀攸:

    「公达,你为何要欺瞒府君呢?就老帅那样子……」

    钟繇还要再说,直接被荀攸抓住袖子,到了一处无人的地方,荀攸道:

    「元常,你说我哪句是不实的。刚到阳翟,老帅昏迷不醒,现在还

    能醒来给我们面授机宜,这是不是变好了。而我说,过几日府君能看到老帅,那也是没错的。如果老师好了,自然会见府君。但有不忍言之事,府君又岂会见不到呢?」

    一顿话说得钟繇哑口无言。良久,钟繇悠悠说了话:

    「公达,你还记得朱建平吗?」

    荀攸点头。

    这朱建平是他们隔壁汝南的一个相士,非常有名。有次朱建平游历到颍川,他荀攸就和钟繇结伴去请他相面。当时此人看了他二人的相后,就开玩笑说:

    「荀君虽更年轻,但后事可能还要托付给钟君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