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坍塌

    第三百五十一章:坍塌 (第2/3页)

南下投奔泰山军的义军后,他们被飞龙骑的突骑送到了李虎处。

    李虎当时已经攻下了柏人一线的坞壁。

    这些坞壁当年本来是汉军修建,用来防御河东方面羌乱的烽燧。

    按编制,至少一坞壁有五十人。但数十年过去后,这些都成了过眼云烟。除了一些老弱病残依靠这些烽燧边上的土地为生,其他的烽卒早就被附近的大族给瓜分了。

    现在这批烽燧因为沮授对卢植建议构建两城两防的原因,再次被启用。虽然一些小的坞壁还在废弃,但如柏人、中丘、逢山等大的坞壁还是被修缮好了。

    卢植还专门从自己不多的军力中划出了二百精卒,然后搭配着本地的乡豪土卒一起把守这些坞壁。

    但可惜,谁也没想到泰山军的突骑来的这么快。

    当他们得知泰山军已经从邯郸出发后,还没等他们开始警备,从野外冒出的飞龙骑、飞虎骑就已经杀入了毫无准备的坞壁。

    于是被沮授寄以厚望的柏人一线,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已经告破了。

    等攻破了柏人一线,飞龙将李虎和飞虎将徐晃就停留在了此地,开始按照战前关羽所规划的,开始打造防御北面常山国南下的阵线。

    他们迅速破了附近的乡间坞壁,惩办了里面的顽劣乡豪,发动了一批徒隶黔首,然后将之训练后做了坞壁的防兵。

    然后飞龙骑、飞虎骑等千余骑军仍旧游弋在附近,还时不时越过界线到常山国发动袭击。

    但做了这多,最后没等到所谓的常山国援军,反倒是从常山国南下了不少的义军,他们虽然装备简陋,不是拿着木兵就是扛着锄头,但涓涓细流,源源不断的汇入柏人的大营。

    李虎作为老弟兄,当然知道泰山军的主张,知道要依靠什么样的人。所以无论再忙,他也会抽时间来接见这些义军领袖。

    而刘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送到了李虎的大帐,而刘惠的弟兄们则被安排在营外的几处帐篷边,那里便是各色的义师,喧嚣得彷似一个人的海洋。

    至于刘惠弟兄们的兵刃则没有被收取,不是泰山军这么托大,没想过这些人会不会是汉军假冒的,实在是这些人一点威胁都没有。

    就那些木枪竹枪,怎么怕?

    李虎接见了刘惠,在得知此人竟然是真定王的后裔后,大为惊讶。毕竟这还是第一个投奔他们泰山军的刘氏子弟。

    要知道咱们泰山军可是要革你刘氏命的。

    不过在后面得知了真定王一系和汉室的抵牾后,李虎倒也能理解了。但对于刘惠此人,李虎也不知道如何安排,索性就将之送到了后面襄国的关羽大营。

    那里正有一场大战,也让这个刘氏子看看咱们泰山军的威武之师。

    后面,刘惠带着郭曙、张骧、卜胜、张延、李丰、郭超等勇士跟着一支车队去了后方的襄国大营。

    在那里,他见到了彷似天人的关羽。

    只不过这时候的关羽却好像很有心事,虽然面无表情,但刘惠就是这么觉得。

    没错,关羽确实忧愁,而且逼近心急如焚的程()度。

    他已经收到了从后方送来的军报,知道此时易阳已丢,在当地土豪易阳刘氏的导

    路下,巨鹿郭典的大军正快速向着邯郸行进。

    那里是大军的粮台,全军的衣食都在那里。一旦丢了邯郸,大军危矣。

    本来关羽还想继续围城,但可以预见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泰山军都可能攻不破襄国。

    那强攻呢?这死伤又必然巨大。关羽手上的是泰山军精锐野战军,要是折损在这无谓的攻城中,那襄国不要也罢。

    就在关羽在想要不要会师撤兵的时候,刘惠出现了。

    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出现了。

    刘惠见到了沮授。

    此时沮授本应卧榻的,但为了给援兵使者一个信心,他还是强撑着换上了皮弁服,在幕府内接见了刘惠。

    初次见面,刘惠给沮授的印象很好。

    虽然衣袍带血,面目也脏污,但那一股勃然的英雄气还是让沮授感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