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突围

    第三百七十章:突围 (第2/3页)

丢了三亭,惨不忍睹。

    也是在这一背景下,郭典带着中军主力七千,并之前溃退下来的残兵两千一同出营,与壁外的泰山军决一死战。

    因为郭典也发现了,原先密布在四野的敌军突骑这会都没了影子。

    郭典不确定是不是因为他的援兵来了。但他有一点很确定,那就是现在敌军的军力与他势均力敌,而且也没了最具威胁的骑兵。

    如果此战有生路的话,那就是现在了。

    郭典是河北一众郡长中最知兵的,不然也不会在历史能平定河北黄巾。所以一旦看到这个机会,郭典非常果断的就行动了。

    当郭典全军出击的时候,泰山军这边还有点吓一跳。

    一开始他们还闹不明白为何敌军像被捅了马蜂窝一样,全军倾巢而出。但很快他们就反应过来,必然是战场上骑军的消失让他们觉得有机可乘。

    此时负责邯郸战事的是于禁。

    这一从泰山山寮子弟一路血火中成长起来的将领,早已经成为了一名出色的统帅。

    当见到巨鹿军倾巢而出,于禁果断下令中护军各营进入原先的汉军四面壁垒,先做阶段性防守。

    这时候,战事仿佛和昨日颠倒了过来。原先攻壁的泰山军,这会成了守壁者,也是满戏剧的。

    但这四处壁垒在防御上并没有昨日那么好。一方面是经过昨日的破坏,另一方面就是此四壁主要是向外侧防御,而是向内侧防御的。

    比如壕沟之流就是购置在外侧的,内侧一面并没有多少防御设施。

    所以泰山军进入这四壁垒,也就是聊胜于无了。

    很快,战事的烈度就迅速升级。

    一方是想要抓住这个窗口期突围,一方是知道敌人就趁着这口气。所以谁也不让。

    原先的蒙蒙细雨,越下越大,已经成了倾盆大雨。

    战场上一片灰蒙蒙,谁也分不清敌我。有些蒙了头的,等撞到一起才发现是敌军,然后又是一场残酷的血杀。

    这时候双方的攻势也不得不暂停了。

    大雨下得快也停得快,只半个时辰后,天边就已经是一片蓝。

    彩虹也在阳光的照耀下,显示世界的多彩。

    但在邯郸城外的两军来看,整个世界都是黑白的。

    刚躲完雨的郭典,在天一晴的时候,就重新整顿了士伍,准备布置新一轮攻击序列。

    但这时候,他发现泰山军也出动了。

    一面书着「于」字旗,一面书着「董」字旗。那是敌军在此战的两部统帅的帅旗。

    他们也在邯郸的四壁外布下了阵势,准备迎击汉军。

    泰山军的此举,颇让郭典忧心。

    因为大雨之前,这泰山军还没有这军阵,而现在却出现这么齐整的军阵,那事实就只有一个,就是他们竟然是在大雨中冒雨排列的。

    这让郭典对敌军的组织度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要知道,刚刚那场暴雨,他部下个营头几乎不能维持住编制,而对面

    既然还能组阵。

    念此,郭典心事重重。

    也是因此顾虑,郭典决定将自己的核心部众,也就是两千帐下黑衣甲兵作为先锋,力争在最短时间打开突围通道。

    郭典的这番举动,让他边上的魏收直皱眉头。

    魏收自兵败投降郭典之后,又亲自杀了数千河北黄巾交了投名状。此人就一直被郭典带在身边,多为其咨询黄巾贼的情报。

    而魏收也知道自己已经自绝于黄巾,所以一门心思辅助郭典。这一次南下,郭典也将魏收带在了身边,就是想多问其泰山军军情。

    但魏收对泰山军的了解也并不比郭典多多少,所以这段时间其人的话语权在郭典这里弱了不少。

    但即便如此,看郭典出这昏招,魏收还是不禁劝道:

    「明公,这两千黑衣甲兵是你最精锐的部众,一旦虚掷这里,后面恐有祸患呀!」

    魏收就是从河北黄巾的勾心斗角中磨砺出来的,如何不知道此时一个丧失武装的郡守别说威权了,就是命也保不住。

    而魏收的荣辱又深扎在郭典身上,所以无论何利益,他都要劝一劝。

    魏收的话提醒了郭典,也觉得刚刚的命令有点冒失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