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鬼胎

    第三百八十九章:鬼胎 (第2/3页)

   看着一路兼行的麾下勇士,张冲无所畏惧。既然你们要来送死,那就送你们一程。

    很快,大军前军行进到漳水外的一处小戍,也叫曲周的地方。

    曲周是一个人口不足万的小邑,但因为地处漳水,连贯冀州中部,是以也具有相当高的防卫价值。

    尤其是在曲周的背后就是广宗,所以更被太平道视为西部之门塞。之前汉军几次攻打,除了第一次趁乱攻破过,其余再无一次夺塞的。

    而在距汉军从广宗城下大败后,此地就由河北黄巾驻守此枢纽。由小将张基率领兵丁两千驻守此地,此外城外还有大军,与之互为犄角。

    曲周守将张基是张氏族人,虽然年不过三十,但却因出自豪强之家,有着不俗的文化和见识,所以显得老练稳重。

    张基在原先的魏收兵败巨鹿的时候,就预料后面汉军可能会出现反攻,所以对漳水河防做了精心的安排。

    他先是令黄巾军勇将雀眼领兵三千在漳水东岸立下营盘,又令水将林绍领舟师两千,小舟百搜扼守江面,至于张基自己,就守在城内,以便各方兼顾。

    但谁知道预想中的汉军没等到,竟然等来了传说中的泰山军。

    是的,泰山军如今在河北黄巾就是一个传说。他们听遍了所谓的泰山军百战百胜的故事,但心里却皆有这样一个念头:

    “都是人,都是黄巾,偏就你们这么厉害?”

    所以即便张基知道泰山军不容小觑,见识也比别的年轻将领高明,但依然觉得泰山军名过其实了。

    不过张基也是不凡了,即便心中有这样那样的不服,但依然谨慎的加固营盘。

    河北黄巾在与汉军的长期作战中,也积累了自己的一套的立砦经验。所以在漳水东岸的大营,河北黄巾一共扎营六座。

    其中,大营一座,小营五座。四周皆挖上了一条深一丈多、宽三四丈的沟,之后张基又引漳水来灌满沟壑,

    换句话说,漳水的城防又在外围套了一圈水防。

    张基的谨慎还不止于此。在深沟内,黄巾军又树立哨楼十座,皆用木栅围住。在沟壑外,又密钉五丈宽的一排排竹签、木桩,而这些都潜藏在水面下。

    如果泰山军不知道这些就率舟来攻,那就真的危险了。

    张基为了方便调度漳水东岸的大营,还在城上架起一座望台,命士卒全天候在上面,观察城外大营的旗语。

    就这样,对岸是深堑硬砦,内外相连,水面上是百条舟船穿梭巡逻,严阵以待。可以说,此时的曲周已经杀气十足,就等泰山军来碰过头破血流。

    而当张冲到来时,就看到了这样的情况。

    知道不好打,张冲只能暂时让众军停下,一方面等候后方的张旦部,一方面开始收集附近的小舟,为后面的强渡做准备。

    而在泰山军驻兵于漳水西岸的时候,对岸又来了一批援军。

    河北黄巾的张白骑诸部率领援军两万,从后方的广宗开来,驻扎在了距离曲周北部不足十五里的地方。

    这下子,河北黄巾在漳水东岸的兵力一下子就聚集了三万。张基见此颇为乐观,自认为广宗门户,万无一失。

    这天,也就是张白骑援军开到的第二日,张基随水师一起巡视完漳水水面后,一回来就和自己的亲弟张亮道:

    “今年我巡完漳水回来,觉得这水面上的防守还是太薄弱了。对面来的可是冲天大将军,最是能战。这水面上还是得想办法加强防御。”

    张基这些人还是佩服冲天将军张冲的,毕竟死在此人手上的二千石帅臣都一只手都数不过来了。

    所以人的名,树的影,该认真还是要认真的。

    张基说完这话,他弟弟张亮也是心有余悸道:

    “那张冲的确是我太平道第一战将,往日同列为臣,还不觉得如何。现在一想到要和此等人物决战僵持,弟弟我还是很怵的。我也知道水防有缺,也在想办法。”

    张基没想到弟弟张亮也是怕的,还想了办法,于是忙问:

    “哦,还不快说来听听。”

    张亮道:

    “兄长,你还记得去年咱们在广平是怎么和卢老狗对阵的?”

    张基顺着说:

    “你意思是咱们效仿在广平时候的样子,在漳水面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