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肃军

    第四百二十七章:肃军 (第2/3页)

情,张冲就和右军元帅张旦进行了长谈,二人讨论了一下随后的战事,以及对预设决战场的选择,军队的士气、后方的给养供应。

    一直到了半夜,张冲才结束了这一日的工作,但他还没有休息。带着横撞军和张旦等将校们,又上了九门城墙,巡查了九门城塞的防御。

    在很长一段时间,九门依旧是他们在滹沱水北岸最重要的战略重心。

    之后的几天,从南岸汇来的军队依旧不断开往九门。只不过这些营头基本是地方的镇戍兵,并不是此战的主要战力。

    张冲将这些地方镇戍兵整编了一下编制,以右枢密杨茂为帅,以其两千精锐本部为核心,整编了这万人的镇戍兵。

    就这样,滹沱水北岸,目前已经有了四个大规模的军团编制。分别是张旦的右军元帅部,一万三千人。董访的后军元帅部,一万一千人。刚刚整编出来的,杨茂的暂编军,一万两千人。以及最后于禁的中护军,一万八千人。里面包括了行辕的五千帐下军。

    这些天,张冲都在让各部加紧恢复编制,吸纳北上来的镇戍兵,形成战斗力。

    如此,就有了这般庞大的军势。

    而在具体的军队调度中,经过这几天的调度。

    张旦的左军团和董访的后军团,正沿着太行山东麓北上,他们将组成泰山军的左翼。行辕下发给这两个军团的任务是,夺取滋水南岸的一座山地坞壁,那里俯瞰着广阳直道。

    而杨茂的暂编军责依然停留在五里墩大营,继续操练。

    张冲这段时间特别繁忙。

    所有人只看到了他拥有无上的权力,却鲜少有人看到这背后所要肩负的责任。五万多大军的性命都在张冲那小小的中殿中被决定。

    即便那中殿实际上并不小,但在这些面前,又显得如此渺小。

    不仅如此,张冲还要抽空监督各军的军纪情况。

    实际上,在之前,张冲一直是对自己建立起的军队很自信的。至少在军纪这一条上,他可以当之无愧的说一句,此世第一。

    但昨日在巡军的过程中,他却看到了这样一幕。

    他走到一处军帐的时候,却听到了帐内的哭泣声。

    这让张冲边上杨茂非常恼火。

    不是杨茂没有正常人的同情心,而是对于一个数万人聚集在一起的地方,各种压抑的情绪都被压在一起,就好像一个火药桶,时刻可能爆炸。

    所以军中禁止哭泣,夜话,喧哗,就是防止出现营啸。

    而且一人哭泣,就会使百人伤心,那对军队的士气影响就太大了。

    于是,杨茂就要上前,去将这扰乱军心的法办。

    但张冲却拦住了杨茂,也不声张,只带着杨茂几个人掀帐入内,查看情况。

    一进去,就看到一个背脊血淋漓的年轻人正躺在席上抽泣。

    此人一见有人进来,慌乱下就屏住了抽泣,看来他也知道军法。

    这军士显然不认识他的大帅杨茂,但从杨茂等人的气势中还是能知道这些人定然是军中高级军吏。

    于是此人慌了。

    就在这个时候,张冲温言问了句:

    “咋了,哭这么伤心?想家了?”

    实际上张冲看到此人这背上的伤痕就知道这什么情况了,多半就是因为犯了什么错,被军法从事了。

    但张冲没有直接问,而是故意问了一句他最担心的话。

    这个兵子先是摇头,然后又点头,最后用一口赵地口音回道:

    “将军,咱确实想家,但咱还没替王上打败汉军呢?这时候回家了,才让人瞧不起呢!”

    张冲就盘腿坐在兵子的边上,先将他摁在地上,别让伤口再伤到,然后继续问:

    “听你口音是邯郸那边的?”

    那兵子羞涩一笑,说道:

    “咱可不是邯郸城里人,咱家在武里。”

    张冲当然不知道武里到底在哪里,他更好奇的是,为何此人不愿意回去。

    于是,张冲问道:

    “离家这么远,思乡之情肯定是重的。如果我让你回去,而且还送你盘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