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军令

    第四百三十一章:军令 (第2/3页)

上增加了壕堑和鹿角。

    实际上,单看定亭确实不太适合防守,因为这里无甚险要。

    但刘质之所以要守这里,就因为这里为一个十字路口,无论是泰山军北上到卢奴还是盖彤后面带着河间、安平兵来援,都要经过这里。

    所以此时的定亭就有了这么一层突出的战略优势。

    从刘质所在的望哨看,一条笔直的三合土路正贯穿南北,向着两边延伸。然后在东南方向,还有一条土路,虽不平整但也能走得马匹。

    再纵目从他这里俯瞰,在他的西面是一片茂密的森林,也是靠着这片森林的林木资源,刘质部建立了定亭的防卫。

    刘质将赶到的五百河间骑兵布置潜伏在那里,留作自己的后手。

    这会,刘质还在望楼上勘察着阵地的防御,下面就有扈兵喊道:

    “郎君,弟兄们把饭做好了,可以食了?”

    刘质点了点头,顺着梯子就下来了。

    他边走边对边上的伴当道:

    “东面那里的壕沟再挖深一点,那里虽然不大可能是敌军的主攻方向,但小心无大错。”

    边上的伴当记着了这事,就口上应了句,准备吃完饭再去。

    但走了几步,刘质一脸疑惑得看着伴当:

    “你干嘛在这里,不是让你去东面督促吗?”

    伴当没敢反驳,低着头就向着东面奔去。

    后面刘质又指出了几处防务上的疏漏,让专人去解决后,才走到弟兄们的大灶前坐下。

    刘质军的主体皆是中山刘氏子弟和徒隶,几乎都是自己人。

    而且和其他地方的豪强不同,刘氏并不住在城内而是聚族住在乡间。因为与徒隶一起劳作,所以他们和部曲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

    不是家人,但也胜似父子。只是这个父亲只有权力而不需要履行义务。

    但即便如此,刘氏部曲的凝聚力也非一般豪强可比,甚至正规军伍都比不上。

    刘质在和寻常的士卒一起吃了大锅粟后,就带着伴当继续巡视。

    他总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泰山军已经移动到附近了。

    但现在,卢植原先答应的援军到现在还没到,这让刘质心头有了阴影。

    想了想,刘质让伴当们又多造旗帜,虚张声势一下。

    时间到了中午,援兵到来了,不过并不是镇北军,而是汉昌一带的土豪们,不知道怎么知道中山四刘合兵在定亭,就带着乡卒部曲也来混个军功。

    这时候,定亭一带的兵力已经到了接近五千的人数。

    为了不出现拥挤,刘质将大概一千多人的兵力布置在南面一处庄园,那是一座被遗弃的坞壁,正好用来作为前哨所。

    此时的他并不知道,他人生最惨烈的一个下午将要到来。

    所有人都在悠闲的享受着过分安静的时刻。

    ……

    实际上,泰山军本该在八月六日就应该抵达定亭的这个十字路口。

    但后方的张冲更改了原定的计划。

    原先张冲的计划是,先截击幽州突骑的归路,然后全军径直北上卢奴与镇北军决战。

    本来计划执行的很顺利,在董访和张旦并力下,幽州突骑大败。

    但此战却出现了两个后果。

    一个是幽州突骑的核心将吏突围,并且没有北上返回,而是东奔到深泽一带。

    在荀攸等人的推测下,这部幽州突骑有很大的概率是汇合在那里的河间、安平兵,等泰山军前出到中山腹地卢奴后,其部再奔来威胁侧后方。

    而第二个后果就是,因为雨中奔袭,董访部出现了很大的减员。不少吏士都病倒了,现在只能在新市一带修养。

    鉴于此,张冲决定更改原先的作战计划。

    他令暂编军的杨茂为前军,先行至定亭一带,歼灭那里的汉军。

    哨骑已经侦查到情报,那里驻扎着最多三千人的部队。即便暂编军的主力是地方上的镇戍兵,但灭此贼还是不在话下的。

    至于张旦的右军万人,张冲决定让他们去攻打无极,然后攻击汉昌、安熹等城,在大军的右路建立一条防御屏障。

    这种情况下,张旦的压力并不小。因为情报显示,聚集在安国一带的河间、安平兵的人数并不少。

    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