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血黄

    第四百五十三章:血黄 (第2/3页)

准备,上马。”

    此令以人传人的方式,很快就传遍了这处营区。

    等郑益气喘吁吁的奔来的时候,就看到师兄公孙瓒带着全军吏士们已经顶盔掼甲,准备就绪。

    顾不得感慨师兄的明睿,郑益将卢植的口头军令传达给了公孙瓒:

    “有令,命你部即刻支援中路的韦端部,击溃正面之敌。”

    这个命令其实是有点问题的。

    公孙瓒是右翼的后备军,一旦前坡右翼的友军不支,按理就应该将他调度上去,这本来也是公孙瓒以为的。

    但现在卢师却要他率部去支援中路?那中路自己的后备做什么?

    这个命令传达的不清不楚的,公孙瓒吸取了此前他的老上司在鸡泽之战的教训,非得将这个军令意图搞明白。

    于是他对第一次上战场的郑益问道:

    “卢帅为何要让我军去支援前坡的韦端部。”

    这个问题也幸亏是郑益来答,他一直随扈在卢植左右,对于卢植所获得的信息知之甚详。于是他解释道:

    “韦端部现在的兵线已经不支,之前支援过去的乌桓突骑也被击溃了。急需要你部去稳住中军的溃败。”

    公孙瓒又问:

    “我是左冀后备,我去支援了中路,那左翼阵地丢了怎么办。”

    郑益抿着嘴,老实回道:

    “卢帅的计划是以师兄一部和中军的后备一并去支援前坡的中军,一举在中路打开攻势。卢帅发现目前进攻我部的三路军,唯有中路军战力最强。只有集合更多的兵力才能在此处打开局面。”

    公孙瓒电光火石的想到了很多,有些是郑益明说的,有些是郑益未说的。

    公孙瓒明白了老师的意思,这一刻他们师生之间心意相通。

    随后公孙瓒就不再多问郑益,而是难得的对麾下的义从们高声演讲:

    “弟兄们,这一次我将要带着你们再上战场。但这一次,我不是带大家求活的,我是要带大家去死的。我公孙瓒要死在这里,你王门死在我后面。你,邹丹死在我们后面。”

    公孙瓒的第一句话就气氛压抑,紧着着他就继续道:

    “国家丧乱两年,衣冠丧尽、汉室倾颓。这一战就事关我汉室存亡,如果我们的死能换得汉室的活,那死又何妨?死又何惧?在荥阳,我们有弟兄死了。在巨鹿,我们又有弟兄们死了,在邺城、在邯郸、在鸡泽、在三河亭、定亭、这些地方,哪里没有我等子弟的鲜血?”

    此时,公孙瓒自己都动情难抑,他悲情道:

    “我们流得血太多了,所以如果这一战,用我们的死,去止戈,去让更多的人不再死。我们一死又何妨?至少我公孙瓒愿意去死!尔等愿意吗?”

    三军吏士想及战死的袍泽和家中的子弟,泪满衣襟,高呼:

    “愿随将军赴死!”

    公孙瓒哈哈大笑,拔出环首刀,在小拇指划着一个伤口,然后用鲜血抹在额头起誓:

    “我等义从,义之所在,生死相从。”

    见主将如此,其余一众将吏皆是如此,这些人有公孙瓒的幕友刘纬台、李移子、乐何当,有白马将邹丹、王门,甚至公孙度也带着自己的儿子公孙康、公孙恭,以及部将柳毅、韩忠起誓。

    三军上下一心,愿随公孙瓒搏命。

    公孙瓒临出发前,笑着问道自己的好友刘纬台:

    “老刘,你能算出咱们这一战是吉是凶呢?”

    刘纬台是北地有名的术士,曾为公孙瓒批命他有做北地主的命格。

    如今公孙瓒在最后的冲锋前,忍不住问其吉凶,刘纬台含泪答道:

    “有死而已。”

    公孙瓒的脸色急速发白,他万没想到这刘纬台竟然给他批了这么一个结果,而且就连骗都不愿意骗他,他惨笑道:

    “死好,死好。我公孙瓒不过边地一武夫,蒙汉室恩遇,卢师爱护,以为肱骨。本就当死力相报。此战不胜,有死而已。所谓,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我身虽殒,也可留得清名在人间。好,好,好啊!”

    说完,公孙瓒执槊高呼:

    “执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