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大风

    第四百七十四章:大风 (第3/3页)

犯上?”

    这个时候,刘和已经被其父的气势吓得汗涔涔的了。

    但他嘴里仍不服输,而是道:

    “都是姓刘,这天下为何不轮到我家来坐?”

    此时的刘虞已经不想再对这个忤逆子多费口舌了,他骂了句:

    “滚。没有我令,你不许出这个屋。”

    之后,刘虞就气得拂袖而去,而刘和就在事实上被监禁了。

    当刘和这样的说客都被刘虞给办了后,陈群就判断出暂时想说服刘虞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但为何陈群又判断出还有结盟的可能呢?

    从陈群的解释中得知,原来刘虞的麾下文武对于和曹操结盟的事竟然是普遍支持的。虽然支持的理由更不一样。

    如审配、崔氏兄弟等,皆是河北派,渴望打回河北。他们从整体利益出发,赞同和曹操结盟。

    济南处在平原后方,在北有强敌的情况下,一旦与济南一方交恶,那必然要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

    而且想要打回河北,光靠平原的实力是没一点可能的。只有如曹操说的那样,结盟共平青徐,才有反攻河北的可能。

    但这一派为何没在陈群在场的时候支持他呢?原来他们也对于曹操的后续战略有疑虑。

    按曹操的规划,他们拿下青徐之后是往西打回来京都,亲君侧。但审配等人要的是往北打。这样两边就矛盾了。

    而除了审配这一派外,如孙坚、盖彤等军将也支持和曹操结盟。

    孙坚是听说往南打,那岂不是越打就离他家乡越近?作为清河客将,孙坚受够了被河北人排挤的苦头了,他还是想要回吴中老家,无论是招兵买马还是就留在当地都要比现在好。

    而盖彤呢?他是因为和曹操是旧友。

    二人当年就是同一年的郎官,然后志趣相投,都是那种好酒混吝的性子。而且他虽然带着幽州突骑,但实际上内部也四分五裂了。

    之前公孙瓒杀鲜于辅的后果开始爆发,麾下如公孙越等人已经和他分兵了。

    失去一半突骑的他,在清河集团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少。所以盖彤也希望这个时候能和曹操结盟,引他为外援。

    以上这些都是陈群打听出来的。

    听了这些分析后,曹操才对陈群有点刮目相看。

    看来这陈长文还是有点东西的。

    但事情还是僵在这里了呀。想到这里曹操的脑壳又疼了。

    原先以为结盟之事水到渠成,但没想到偏偏就是刘虞认死理。再想到后面还有平青州贼,与陶谦的徐州打交道,曹操就心烦意燥。

    这个时候,荀彧给曹操倒了一碗茶。

    喝完茶的曹操,才有点镇定。

    这个时候,郡国府外的街道上到处有人喊:

    “起大风了,大家避一避。”

    一时间,大风起于青州,要乱了。

    ……

    东国的大风自然是吹不到西州的草原的。

    但在济南遭遇大风灾的时候,西州之土,凉州之地,一场大风也在酝酿。

    谁也不会预料到,这股从凉州地挂起的大风,将会给关西朝庭带去何等的变乱。

    承天三年,三月,武威郡,休图。

    休图是武威郡属县。因为附近的谷水水量充沛,又处在漠北与河西走廊交通的重要孔道,所以自汉武开边以来,此地就一直是武威郡最大的一处军屯区。

    巅峰时期,这里曾有八万戍甲卒屯垦,是汉室在河西仅次于居延屯垦区的第二大屯垦区。

    这里有多达两万顷之巨的屯田区,光清理一次水渠就要一次性抽调一千名屯田士。

    但可惜,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那是过去了,此时的休图屯田区因为羌人的作乱已经缩小不少。但真正使之衰落的却是武威的豪强们。

    郡内的段氏、阴氏、索氏等大族趁着羌人作乱,不断侵吞着休图屯田区的田地。

    到现在,原先两万多顷的屯垦地,最后还在当年屯垦兵后代手里的,不足三千顷。

    而在今天,这三千顷土地也要保不住了。

    而大风就因此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