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暮日

    第四百七十六章:暮日 (第3/3页)

上,照得廊庑内恍如白昼。

    但殊不知,这灯火一起,更是将这些敷面公卿照耀的隐隐绰绰,反让廊庑显得可怖。

    此时人群的最外缘,谒者张松正用其蜀声,在阴暗中小声嘀咕着:

    “不妙,不妙啊。”

    在他边上一起跪着的是谒者裴茂,来自河东闻喜。听了边上同僚的嘀咕,疑惑道:

    “子乔,你是在说什么?”

    张松身形瘦小,本是做不得谒者代表朝庭体面的。但谁让现在益州在关西朝廷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像张松这样的益州豪士子弟自然该有他一份位置在。

    此时,看到旁边还懵懂的裴茂,张松戏谑道:

    “巨光,你说咱们现在跪在这里做什么?”

    裴茂不理解,老实回道:

    “不是为陛下祈福吗?”

    张松看了一眼裴茂的好容貌,心里可惜:

    “这河东裴氏也是名门,他父亲也是一方大吏,怎么教出这么憨直的小子来。”

    他指了指正面的殿堂,问裴茂:

    “咱们现在是在哪啊?”

    裴茂还是不理解,回道:

    “在前殿啊。”

    张松见说到这里,这小子还不懂,就知道他比自己这个益州士还土锤,便教道:

    “你呀,对国朝事真的是一窍不通,你父送你来当谒者,也不知道是爱你还是害你。我就告诉你吧,这前殿啊也叫路寝。按《礼记·丧大记》:‘君、夫人卒于路寝。’懂了吧,都来了这了,国家还能祈福得好?”

    此时的张松并没有看到当他对裴茂说,其父让他来做谒者,不知道是爱他还是恨他的时候,裴茂脸上闪现过去的尴尬和难过。

    张松还在那滔滔不绝地卖弄:

    “前代除了武帝之外,自惠帝以下皆崩于未央宫。而武帝虽然是崩于五柞,最后也是入殡于未央宫前殿。这前殿啊,就是历代圣天子梓宫所在。而现在陛下直接都来了这了,咱们还祈什么福?”

    这个时候裴茂听明白了这个话,又瞥了眼立在众人之前父亲,接过了张松的话,道:

    “所以大伙站在这里,是因为一场暴风将要来了。”

    这句话将张松说得一愣,他拿眼瞧了遍裴茂,心里不确定这人是真憨还是假憨。

    但他认同裴茂的话,道:

    “是啊,你说陛下一薨,后面会是什么个结果,那就是……”

    正当张松要说道兴头的时候,前面立在廊庑内的一个年轻长吏扭头对张松和裴茂说了句:

    “噤声。”

    张松看了眼那个人,虽然心里不以为然,但还是闭嘴不谈了。

    因为说这话的人是左中郎刘范,现在益州刺史刘焉的儿子。

    而在前殿的廊庑外,是分隔宫中、殿中的端门。在门下,是一队队来自卫尉八屯的执戟郎,警夜巡逻。

    而门外,则是殿内各家公卿的前后随扈,他们也知道今天之事的严重性,不断在端门外焦急走动。

    就在这时,一名叫杜畿的公车小吏匆匆奔了过来。

    守端门的吏长奇怪公车令的人为何不从北面入,怎么绕到端门这了。

    但他知道公车令是专门在夜间接收宫外文书奏章的,这个时候来必然是有大事。所以端门尉不敢怠慢,忙让人拉杜畿上来。

    杜畿从篮筐上来后,顾不得和端门尉客气,就匆匆奔下去找人了。

    他一进来,就看到前殿的廊庑下站的满满当当的公卿大臣。三公、宗正、卫尉、光禄勋、在京诸侯,御史大夫,这些平日难得一见的大人物,这会都和大伙挤在一起,没人愿意多说话。

    杜畿在人群中找了一遍,才看到尚书令杨彪在哪里。

    他低着头,匆匆走到杨彪那,将凉州送来的两千里加急报塞到了杨彪手里。然后他就走了。

    杜畿知道今晚太过敏感,不敢多留。

    而杨彪也早就看到了杜畿这名门生,见他塞给自己一帛书,还愣了下。

    但等他打开一看,心里就懵了。

    不过杨彪的城府已经历练出来了,他面上不动,走到一长信灯边,直接就将帛书给点了。

    这个时候等他再转身的时候,看到金尚、赵岐、第五永、盖勋、傅燮已经看了过来。

    杨彪淡淡道:

    “无事,今天什么事都不重要。”

    说完,杨彪就看向了那紧闭的前殿,不自觉捏了下长袖下的骨朵,喃喃道:

    “今晚的夜,深着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