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家人

    第四百九十五章:家人 (第2/3页)

来,准备从泰山之间的通道绕行到祝阿背后的部队。

    曹操的军队士气普遍都很高。

    因为这些人的骨干基本都是原北军吏士,然后又在东西京的崤函战场间厮杀磨炼,其战斗水平和意志皆是汉军之冠。

    而那些降附的青州黄巾虽然军纪差,但战力也非常高。也正因为其能不断发泄,所以其战斗欲望更是比一般军队要强。

    所以有了这样的战兵,且兵力人数远远高于祝阿的郭曙,于是其战况发展自然不让人意外。

    郭曙在前期小挫了夏侯惇的兵锋后,随后都是紧守在砦内,不再野战。

    就这样,夏侯惇兵围祝阿,希望通过围城的方式逼降城内的泰山军。而被郭曙布置在城外各处的坞壁也是如此,皆在汉兵所围中。

    就是这样的背景下,韩常和他的五十人小队就这样被围在了一个泰山余脉的山坞内。

    没错,随着战况的激烈,韩常又升了。

    ……

    韩常派出去的山民出身的祝阿探作回来了,带回来的消息很不好。

    砦外各种消息都有,有说部将郭曙在祝阿城外大败已经缩在了城内。又说泰山军在平原津遭到北上的曹操骑军的袭击,大败,然后丢掉了大河对岸的所有坞壁。

    还有说曹操的大军正在回来,就要对泰山地区的泰山军各队进行绞杀。

    对于这些消息,韩常信的并不多,他对自己顶头上司郭曙的能力还是有了解的,知道他不会败的这么快。

    更不用说布防在平原津一带的泰山军是后军野战的强军了,即便是三倍于他们,都是能打一打的。

    他曹操凭什么那么威?

    但韩常还是要决定突围了。

    因为砦内的储备已经非常危险了,而且因为长期困在砦内,韩常麾下的祝阿兵士气非常低落。

    经过这几日的打探,韩常决定放弃这处山砦,先向着西面的部本军靠拢。

    韩常并不打算直接突围,那样兵力损害太大了。

    他早有计谋。

    包在他外围的青州兵有两部,一部为青州黄巾出身的百人队,一部是一个叫张姓的豪强部曲,人数也和青州兵相当。

    韩常这几日一直在和

    他这几日一直让人传递消息,故意和外面的那个张姓土豪联络。

    那土豪一直觉得韩常要降,也贪这军功,所以背着青州兵就和韩常他们接触。

    韩常就是通过与其的虚以为蛇,一方面获得外面的消息,一方面稍稍补充了些物资。

    而今天,他韩常就准备在这个张姓土豪这里突围,让他明白明白什么叫兵不厌诈。

    只是可惜,韩常其实压根就不要这么麻烦。

    他觉得为何青州兵和张姓土豪的兵力是他的四倍,却还是选择了围而不攻?甚至他主动联络张姓土豪那边,说要投降,那边为何那么欣喜如狂?

    无他,因为他韩常挂着一个响亮的名字,叫“泰山军”。

    不是青州人,根本不会了解他们对泰山军的复杂心思。如张姓土豪来说,他是乐安国西边的,距离泰山实际上并不远。

    他对于泰山军充满了畏惧,因为四年前,不知道多少他耳熟能详的大宗族豪强都是在泰山军手上栽了,这如何不让其畏惧?

    而现在泰山军再次回来了,而他还要去攻击这些人,你让这名张姓土豪怎么办。

    而这名土豪还只是单纯的畏惧泰山军的威名,那些原齐国方黄巾则就是深深的恐惧了。

    老渠帅还在的时候,齐国和泰山军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甚至老渠帅在和泰山军联合击溃琅琊贼后,有感于泰山军战力军纪之强,还专门让一些本方精英去泰山学习。

    后面齐国黄巾之所以能迅速占领青州中部,和他们的战力是分不开的。而这都是这些受训于泰山军的齐国军吏之功。

    但可惜,后面这些人在司马和上位后不久就被清洗完了。

    侥幸一些逃出去的,也逃进了绵延的沂蒙泰鲁山群,消失无踪了。

    后面齐国黄巾在曹操的兵锋下这么脆,就是和司马和的大清洗有关的。可以说司马和自己将自己的骨头给拆掉了。

    而现在这些齐国黄巾投靠了曹操,但这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