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伏击

    第五百一十三章:伏击 (第2/3页)

畏我,所以非常享受追杀他们的快感,直到有一次我这样追入了人家的伏击,差点死在了那。”

    说完,蒋钦就将胸膛露出,只见一条长长的刀疤从肩横贯而下。

    蒋钦说完,陈登不置可否,而是问了边上的氏仪。

    氏仪是营陵的土豪,家里出过最大的官就是县吏,还就是他自己。氏仪也不同意追击,他对陈登很坦率道:

    “主公,这泰山贼实不能小觑的。彼时黄巾四起,我等坚守营陵时已为管亥贼军所困。是实,一汉兵可当三黄巾,但一泰山军却可抵十名黄巾,由此可知泰山军战力之强。”

    随后氏仪又看了看立在陈登边上的王修,劝谏道:

    “我军虽然军纪严明,也自觉是天下强军,但到底没有什么赫赫武功,如何能让关羽这样的豪杰惊退?事出反常必有妖,请主公务必三思啊。”

    陈登听完这些后,哈哈大笑。

    他对众人道:

    “你们说的好,但我要说曹操大军已经回转,就在左近,各位以为如何?”

    这个时候,众将哪还不明白,皆抱拳:

    “愿随主公(郎君)乘胜追击。”

    于是,陈登意气风发,高举军配,大声下令:

    “追,勿使关贼匹马回泰山。”

    ……

    在距离陈登部五里外的一处丘陵地内,时为泰山军左军元帅部前军校尉部的什将徐庶正和自己的九名小弟兄伏在一处草地内。

    时值七月,草长莺飞,这处丘陵地的杂草早就已经长得小人般高,任谁都想不到这里会埋伏了数千泰山军。

    徐庶自听了石韬的话,转道一起去投奔泰山军后,就知道自己的选择对了。

    这个时候,他分外觉得自己改名叫徐庶,正合天意。

    因为这泰山军真的就是一群为了庶人翻身做主的部队,在其中人人平等,就是那最高的关羽都是和下面的弟兄们吃一样的食,睡一样的席。

    置身在这样的氛围里,徐庶内心充斥着某种高尚道德感,一种为天下公的精神振奋着他和石韬。

    最后,徐庶毫不犹豫的选择加入泰山军,而石韬选择做了一名乡吏驻派乡公所。

    因为徐庶有非常高的文化水平,所以很快就由士转吏,做了一名泰山军的什将。

    而这一次他们全什所在的整个部都奉了上命,于数日前开始就在这里潜伏。

    到目前为止,徐庶并不知道他们的作战任务,也不知道他们要伏击的敌人是谁。这让徐庶颇有一种无力感。

    这不是他智力不足,实在是因为处在的层级太低,获得的信息太少了。

    大概是在三日之前,他们所什还随着主将陈广杀入东平陵。

    但到了次日的晨时,天光刚露,上面就传下军令,让他们撤出东平陵。之后,徐庶就和手下的弟兄们匆匆收拾背囊,开始向着城外转移。

    而这一路,徐庶发现好像并不是他们一个部,而是昨夜攻城的几个校尉部好像都有序列撤出城外。

    在城外后,有一个臂章上绣着黄星的军吏正在一处空地等候,在那里正有数十个大锅正煮着肉汤。

    徐庶只一闻就知道这是军中重菜铁锅炖猪肉。

    他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泰山军能将那么腥臭的猪肉给弄得那么好吃。

    不过相比于这顿吃的,徐庶更满意泰山军的伙食档次。

    在军中,伙食供应大概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就是野战军临战之时,这个时候普遍都能吃到肉。第二类就是野战军治安之时,这个时候隔山岔五有肉。第三类就是各地的镇戍兵,肉虽没有,但粟管够。而最差的一类就是河北后方的文吏们,他们普遍是按照定量分配。

    徐庶对这种军队优先的战略是非常认同的。

    毕竟吃肉就是战斗力。

    等徐庶和手下弟兄们各吃了一碗热乎的肉汤后,整个人都精神起来了。

    后面,那个臂章上绣着黄星的军吏登上一个箱子堆积的木台,然后说了一番振奋人心的话。

    徐庶他们距离远,听得不是太清,但只要看前面的兄弟部队纷纷高呼的样子,就知道不是啥坏消息。

    那臂章上绣着黄星的军吏是泰山军的长史,这也是徐庶一直弄不懂的地方,他不明白为甚一个屯都能有一个屯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