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商道

    第六百零一章:商道 (第2/3页)

发展,山寮们在恒山内开辟的私田数量已经蔚然可观了。于是,不仅是雁门关的军队开始入山,太原、雁门的豪强们也开始自发入山清剿山寮。

    随着地方实力派入场,恒山内的私田被重新划分。

    其中雁门关的军方获利最大。不仅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田地划归军屯,还收编山寮中的精勇者编入军队。

    而其他各方,如太原荀氏、令狐氏;界休贾家;祁县温氏、王氏;晋阳王氏;阳曲郭氏等豪族,也是收获颇丰。

    他们在山内修建坞堡,屯垦土地,吸纳山寮,实力一步步壮大。

    这些人具体获利多少没人知道。不过只说一件事就可见一斑。

    有一年,鲜卑人再次南下雁门。当时太原粮秣不足,就请各家豪族帮忙协办。

    当时阳曲郭氏的人说了一句:

    “吾力足以给万军,且为圣天子输边,我辈义不容辞。”

    然后那郭氏真的就联合了几家豪势,将那一年的粮秣给包办了。

    从此,太原豪门的实力,天下皆知。

    当军队和地方豪门进入恒山后,原先的困境并没有被改变。

    无论是私垦、伐木还是走私,比之前更加泛滥。

    原先本该查禁的雁门关守吏现在反而在包庇和保护这些人。换言之,水面下的利益并没有因为官府查禁而消失,而是从流民手里转移到了太原豪势的手里。

    而这些太原豪势因为在雁门关一带有很深的利益,所以对于关门的关闭是非常反对的。

    雁门关每关上一刻,他们的损失就多一分。

    于是盖勋和太原的豪强们的关系日趋紧张。

    雁门关作为一个依托于恒山天险修建的整体性关防,其一共有十八道豁口,盖勋自己守的是太和岭,这也是雁门关门主体所在。

    但在其他豁口上,盖勋的军令并不能被有效执行。

    百年间,太原豪势们对雁门关守军的渗透已经是非常严重的了。十八道豁口,每道豁口都有他们的人。

    盖勋要锁关,但太原豪势们就偏不。你守在太和岭,那他们就从胡峪口走。你等防的了一时,你还能放得了这些地头蛇一世吗?

    所以盖勋发现,自己倾心打造的雁门关防御体系竟然处处是漏洞。往往他这边刚巡视过一个豁口,后脚这边的人就给那些豪势的商队开关门。

    无法无天,无法无天。

    此时,在雁门关的关墙上,盖勋亲自将其他十七个豁口的关防长全集中到了一起。

    盖勋痛彻心扉:

    “现在大战就要来了,泰山军都已经杀到平城了。这个时候你们还为了一己私利交通豪势。你们就算不心怀忠义,但就不怕后方的家人被你们这样短视的行为给害死吗?真真是丧尽天良啊!”

    在场的人都被骂得沉默了,无人说话。

    盖勋叹了一口气,知道这些人是废了,说再多也听不下去的。

    此时的他非常庆幸自己临时从南匈奴那里招募了三千骑士。正是有这些人在,盖勋手里才有一支可用之兵,不然太原的豪势们更能拿捏他了。

    盖勋也将这些匈奴骑士当成自己的底牌,不仅将雁门的府库装备起出来他们,他们的伙食供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