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听劝

    第六百二十五章:听劝 (第2/3页)

的防线要地,所以对于这个方向的战略很清晰,那就是以壁垒群层层布防,以守御为主。

    而在青州的西面呢?是兖州。

    这里倒是可以攻略,但却被沂蒙泰鲁群山所阻挡。

    曹操很佩服泰山军的张冲,认为其人的战略眼光在当世是最顶尖的一批。就从他出泰山转战天下后,泰山地区就不曾放弃,甚至还当成了重心来建设。

    而现在呢?泰山就像一把刀抵在曹操的腰子上,真正的是如芒在背。

    那曹操有没有想过攻打泰山呢?

    有,但他知道不现实。

    泰山地区太过险要了,曹操有多少兵够填进去?

    所以青州向西发展的道路就这样被泰山军阻断了。于是,曹操只能向南攻略徐州。

    这青徐一体本就是曹操预先的战略,这没什么问题。

    但当袁绍开始从义阳三关蛙跳江夏的时候,曹操就发现问题了。

    那就是他的后续战略和袁绍的战略方向出现了重大矛盾。

    在原先的计划中,在拿下徐州后,曹军就会沿着长江攻略扬州的九江、豫章一带,根本目的就是全据长江。

    这是曹操给自己留的后路,一旦他在中原地区和泰山军斗争失败,他至少还有南方,到时候凭借长江天险,天下之事犹未可知。

    但现在呢?你告诉我,你袁绍个浓眉大眼的也要退到长江?不是说好了要和泰山军决战中原的嘛?

    这下子,一旦袁绍拿下荆州,就占据了长江头。而他纵然拿下长江腰和尾巴,在整体地缘态势上还是处于下风。

    上游的袁绍随时可以顺流南下进攻自己。到时候,自己可真就要仰袁绍的鼻息了。

    不过以上这些都是长远的事,最让曹操心忧的还是眼前的一事。

    那就是军中有内忧。

    曹军这两年发展一日千里,但发展的越快,内部的忧患就越大。

    在曹家的基本盘中,最核心的是他从崤函战场带下来的三千关东军。而现在呢?曹操麾下光成建制的营头就有五十个,战兵五万,另外再加上各将部曲、屯田兵等,上下兵力几达十万。

    两年年间,兵力扩展到如此地步,曹操如何不心忧?

    这些兵力,有掌握在他的谯沛同宗手上的,有掌握在他的核心元从手上的,有归降豪杰,但最多的还是平原诸将。

    何谓平原诸将。

    就是审配、盖彤、鲜于辅、公孙越、公孙范、魏攸、程绪、齐周这些人。此前,平原诸将掌握的兵力曾高达四万人。

    之后中坚力量的孙坚被刘和排挤,只能带兵八百南下回吴地,但现在已经陆续拿下了吴郡和会稽部分郡县,可以说势头良好。

    但即便孙坚走后,剩下的兵力也多达三万,占据着曹操总兵力的三分之一。

    虽然这些平原诸将也有矛盾。如公孙家和鲜于辅就有仇,刘颌代表的刘虞旧部就和审配一伙人不对付。

    但这依旧让曹操侧卧难安,深怕有一日这些人也来勾结外人。

    毕竟现在那袁绍发展的可比他曹操好多了。昔日那审配能伙同自己,将了刘虞的军,那也就有可能再倒向袁绍。

    但忧心归忧心,曹操依旧不能对审配等人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

    于是,他决定采用分化瓦解的策略。

    大雪纷飞,曹操还在思考,这时候许褚走了过来,小声道:

    “主公?”

    曹操抬头侧目。

    许褚接着道:

    “主公,华君来了。”

    所谓华君者?华歆也。

    自平原大营内认识华歆后,曹操就觉得这人是个人才,和自己也有缘分。

    之后他又一直在平原前线大营任职,对于平原诸将非常熟稔,于是曹操就将突破口放在了此人身上。

    于是在听到华歆来后,曹操忙起身去迎。

    然后在鹅鹅飘雪中,一丰神俊秀的高大士子踏雪而来,雪白的貂裘将此人衬托的更加俊朗了。

    此人正是华歆。

    见曹操来迎,此人连忙上前,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五体投地,丝毫不在乎地上厚厚的积雪。

    华歆本就是青州名儒,最是知礼。而且其人素有大志,对于仕途非常乐衷,所以对于曹操,一直执大礼,丝毫不敢懈怠。

    那边曹操见华歆行此大礼,忙快步上前拉起,一边为华歆掸着雪,一边埋怨:

    “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