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富贵

    第六百三十六章:富贵 (第2/3页)

丁原又在哪里?当我带着大军出征,死里逃生的时候,你丁原又在做甚?你可为此战做过何等事?枉你还是我并州大将,我看纵然是一豚犬坐在你的位置上,都会比你做得好,你也配做我并州刺史?”

    接着,王允直接对下面一众豪势及军吏,悲怆道:

    “我王子师逃回太原,无一日不悔恨,觉得为何不死在阳曲,为何要苟活回来?但现在我不悔了,既然这丁原要走就让他走,我王允愿意带着大伙守太原。我在发誓,我王子师纵然斧钺加身,也不抛弃我太原百姓。”

    于是,下面一众军吏和豪势纷纷喝彩。

    然后王允转身,就对丁原边上的裴晔,质问道:

    “裴君,如今那丁原要弃国家重地,舍这百万生口,苟延残喘。你裴太守是如何想的?是要随他做个遗臭青史的罪人还是随我做个汉家英雄?”

    裴晔叹了一口气,面对此质问,心下也是纠结。

    他虽然是太原太守,但却是河东人,平日本就需要依靠本地的豪势张目。可以说,过去吃了不少下面那些人的暗亏。

    后面等丁原移镇到太原,对裴晔很是尊重。也正是有了丁原的支持,裴晔才舒张了不少二千石该有的威仪。

    所以他心下是靠着丁原的,但奈何现在的局势确如这些人说的。于是他沉吟了一会,说道:

    “依本府看,这太原还是能守的。此城自古就为北地重镇,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为河东之根本,所以历代皆对此地进行营建。如今的太原实则为双城格局,西面为晋阳、东面为太原,两城横跨汾水,遥相呼应。城外又有重塞和方城,虽然这些日已经被泰山军拔出,但只以如今的局面,即便没有援军,我太原依旧能坚持半年以上。”

    “半年之内,我太原无恙。半年以后,如泰山军依旧顿兵于此,那天下局势必然有变。到时候,我等留在这里,静待时机则可。”

    这个时候,裴晔见丁原的脸色已经很难看了,最后还是补了一句:

    “但明公的话却也不是没道理。说到底,咱们还是需要将此间情况禀告给陛下的。而明公离开这里,可在后方统筹战局,调度兵员补充。而这里有我和王谒者,有在场诸乡贤豪势,太原也是无忧。”

    裴晔的一番话还是非常有说服力的。而且在场的这些人实际上也嫌丁原碍眼,尤其是王允内心是巴不得丁原跑的。

    因为他知道后面迎接自己的必是一场辉煌的胜利。

    所以,一时间众人皆在沉默。

    而那边丁原则乘势决断:

    “事情就这样定了,明日本公就会带着所部突围,尔等抓紧交接。”

    最后丁原还诚心许诺王允,说自己必然会带着大军来解围太原的。

    王允轻哼,闭目养神,再不说话。

    ……

    时间还没等到第二天,当天夜里,刺史府外就已经是一片喧嚣。

    丁原的仆隶将这主人这两年积攒的财物全部装上大车,毕竟后面不论是去长安疏通要援兵还是就在那做个富家翁,没有钱帛是不行的。

    因为是突围,丁原就将幕府的铜钱全部赏赐给了亲军和仆隶,顺手收买了一下人心后,就将蜀锦和金铤装车。

    太原富庶,丁原在这里的两年可以说积攒了不少好东西。此刻急急忙忙装箱,一片乱哄哄的。

    这车队中还有十几车根车,皆用帷幕拉着,里面都是丁原的姬妾。

    重感情的丁原舍不得她们在这里受辱,决定带着他们一起走。

    他也知道突围带这些东西是累赘,但丁原又舍不得,只能临时决定半夜走。

    而丁原这一变卦可苦了幕府的那些幕僚了。一些住的离幕府近的还好处,在听到这里动静后,直接带着眷属靠拢过来,而一些住的远的,还在等明日呢。

    但饶是如此,幕府外也是越来越拥挤,因为一些当地豪门也偷偷的有车队靠了过来,显得也想一起走。

    于是出行的队伍越来越大。

    这人一多,原先还算有秩序的队伍越发慌乱起来。一些人舍不得财物,还在不断往大车上堆。而一些没车又没马的,只能步行,但看到丁原那些姬妾的车上还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