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赏功

    第六百五十八章:赏功 (第2/3页)

将的总预备来执行决定胜负的任务的。

    所以和扈兵一样,这些人皆是全军最精锐的兵种,只有在最关键的时候才会被投入到战场上。

    就比如刚刚,赵云见前营的徐盛部支撑不住了,当即就将韩当的陷阵投入到了那里。

    这就是陷阵之军的作用。

    而除了扈军和陷阵是直属于赵云之外,他手上还有一部为“选锋”。

    选锋其实是当年飞军外司之游奕下放的结果。

    当年泰山军人数还少,应对的战事也不算复杂,所以就将全军游奕统合为一部来使用,暂时调配到各军。

    但现在随着战场形势越来越复杂,泰山军各军主将需要及时的了解到战场信息,于是特将游奕下放到各军,编为选锋。

    所谓选锋者,哨探也。

    张冲用兵之初就极为重视远放斥候,侦探敌情。规定行军之中,每十里一哨骑,连放六十里。

    而能作为一军之选锋者,皆是精锐,如当年太史慈就是从选锋中一路走出来的,而如太史慈一般出身,从选锋杀出,披坚执锐,叱咤风云的,还有很多。

    可以说,军中猛将之摇篮,非选锋莫属。

    但选锋的人数并不多,以赵云之控鹤军为例,一军也不过有五十名选锋。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能肩负选锋哨探之职的,除了马术精湛,性情勇悍之外,还要熟悉山川地理,最重要的得多智。

    因为两军哨探的交锋,往往都是智慧和机心的考验,为了捉生探问敌营虚实,敌我双方的哨探总是埋伏与反埋伏,不断博弈。

    此等剧烈心智对抗,非人中之杰不能胜任。

    而除了,扈兵、陷阵、选锋这些特殊兵种之外,更多的还是步甲和突骑。

    以控鹤军为例,全军兵额在五千,但实额四千三百二十六人。扈兵、陷阵、选锋这些加起来也就是五百人左右,剩下的都是突骑和步甲。

    而一般步甲人数又在突骑的三倍。

    而步甲可分五营,分别为前、后、左、右、中,每营人数在六百至八百人不等。

    一般来说,每营编制都在千人左右,但实际上抛开辎重兵、文吏、还有一些行军中的伤减员,每次作战各营的实际人数都是不同的。

    如徐盛的前营作为排头营,经过多日行军战斗的损失减员,在参与潞县之战的时候实际战斗人数在七百六十四人。

    但别看人数少,实际上各兵种的配合同样不少。步槊、刀牌、重兵、弓弩、弩炮皆有。而战法也是远、中、近不断配合,可以说非常有战斗力。

    战至现在,赵云已经将手上的三营步甲全部放了出去,一点预备队都没有留,而战果呢?

    只要看看对面百谷岭下敌砦不断倒下的战旗就可见一斑。

    而至今未出战的就是赵云手上最后的一支兵,也是他的老部下,突骑。

    突骑是泰山军诸兵种中最强大的兵种,也是泰山军如今叱咤南北,所向披靡的王牌。

    现在赵云留着突骑在手上,就是专门用来阻截东北方向潞县可能出城的援军。

    而除了这个作用外,如前方步甲攻壁后继乏力,赵云还能让突骑下马布阵,用作第二梯队继续进攻。

    而之后更重要的是一旦遇到敌军溃退,这些突骑就能立即乘马追趁,扩大战果。

    这不,赵云这边刚带着突骑到南面支援,突然北面过来一队选锋游奕,报来:

    “军主,有一支敌军从岭下壁垒溃退,正向着潞县方向撤退。”

    而伴随着这一消息的是,前方敌军壁垒突然胜声大作,正不断有人高吼:

    “敌军主将已死,弃械不杀!”

    在听清了这个消息后,赵云没有当回事,只是点了一突骑将,让他带着二百人掩杀过去,不使得他们入城。

    之后,赵云就令剩下的突骑下面向着前方营砦猛冲。

    这一战,赢了!

    ……

    随着刘宠重箭落下战车,整个上党军的士气顿时衰落下去。

    原先那昂扬的士气,这会就好像被一柄重锤敲击趴在了地底。

    等那华丽的战车载着刘宠撤离了营地后,那些上党军也如潮水一般撤了回去。

    但这一次,这些人已经没有了安全的后方。

    在赵云的临阵指挥下,岭下诸壁垒同时受到了泰山军的进攻,越来越多的泰山军已经杀入到了营区,此时上党军撤退正遇到这样一波泰山军。

    于是,双方又是一阵混乱的厮杀。

    前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