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孤胆

    第六百六十二章:孤胆 (第2/3页)

了大量民壮。

    这从此前的两支巡队那里也能得到侧面验证。

    虽然太史慈他们这边占据偷袭的优势,但这么快被歼灭,也显示这些巡兵实力并不强。

    而夜晚的巡兵不说是精锐吧,但也是精挑细选的,所以对面的表现是配不上边军的实力的。

    而果然,等那个邋遢军吏回话的时候,说的并不是并北话,而且还就是平原那带的话。

    这可赶巧了,遇到了老乡了。这下子,太史慈有底了。

    他陪着笑道:

    “可不嘛,咱和其他几个原先都是给贵人们选大木的,听说太行这边的大木好,就来探探路。回去的时候,想车不走空,就想到上党这边看看有什么好带回去卖的。但谁知道,遇到了征夫的,不仅将咱几个充了军,还把咱那大车给抢了。哎,这日子真的苦啊。”

    也不知道是哪句话说到了邋遢吏士的心坎,就见那人心有戚戚然:

    “是啊,这世道啊,咱小民真的太艰难了。”

    有了这个话茬,那军士也知道不帮不好,但他就打眼看了下那些血污的首级,然后不说话了。

    太史慈也是在汉军中混过的,如何不懂那人的意思?

    他故作为难,小声道:

    “咱只是做主自己小队的,我们这边有五颗,权当袍泽熟络,也不让老兄白忙活,就做主送弟兄们两颗。”

    那邋遢军士看这人也大方,就点了点头,不说话自顾退走了。

    之后,半天没有动静。

    游奕是精锐,但游奕也分强弱,而能入中护军为游奕的,无不是强中手,所以虽然不见里面动静,但不用太史慈吩咐,大家皆表现自然。

    这时候,一声吱吱呀呀,那紧闭的营门真的开了。

    之后就见那邋遢军吏带着几个人抱着一摞薪柴走了过来,还听那人念叨:

    “咱们都是青州人,能在这里遇到也是缘分,理应互相照料。”

    等他走到太史慈面前,看清此人身量,感叹:

    “这真的是当兵的好材料,怪不得要充他入军呢?”

    就在老军准备将薪柴放下的时候,一抹冷光架在了他的脖子上,随后他就听到自家那位老乡笑了句:

    “老乡,小弟还想请你帮个忙,能不能借你一用。”

    老军一个机灵,忙回:

    “老乡,只要不借人头,咱的就是老弟的,不,都是老兄的。”

    至此,太史慈和众游奕们相视一笑。

    你看,这不就机会来了?

    ……

    前砦喧闹的时候,魏续刚被扈兵唤醒。

    魏续他们家和吕布父辈一样都是世代边军,所以两家才会联姻。

    在边地,他们这些武人算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因为常年戍守边墙,这些人的社会关系非常简单封闭。

    也因为汉室战略重心的西移,对北方边军也非常漠视,常年不能供应军需,这使得大多数的边军都非常贫困。

    既贫又没有上进之阶,那好人家的女儿自然是不愿意嫁入这些边军群体的,这些人唯有彼此联姻。

    这也反过来让这些群体的关系更加紧密、封闭。

    在吕布的军中,中下级军吏几乎每个都沾亲带故。也正是这种内部关系在,吕布才能带着队伍从介休突围而出,不然在路上就四散星零了。

    但它在给军队带来凝聚力的同时,也让并州军内部份为排外。

    在吕布的各健将中,就属张辽、郝萌两人最外围,因为他们一个是雁门人,一个是河内人,都是内地的,和吕布这个群体的骨干力量就不是一路人。

    所以别看张辽是军中仅次于吕布的武勇将,但日常所将之老卒不过百人。

    但魏续呢?光扈兵人数就已经超过百人,甚至日常统领着一支三千人的大军。

    此前,吕布带军袭击北面的赵云时,留守后方的就是魏续。

    前不久,吕布得胜而回,不仅带回来了大量粮秣分给了众并北武士,还单独给魏续一批以嘉奖他的留守稳重。

    魏续高兴,这不用出征就能享受战利品,这不是顶好的活?所以今夜就多喝了一点。

    此刻,被扈兵们喊醒,他还有点不高兴。

    但在听到前头的喧哗声,魏续闭口不骂了,而是让众扈兵帮他穿戴衣甲,然后令人将大帐掀开,让帷幕下的兵士都能看到自己。

    魏续能混到现在不是只靠裙带关系,吕布也不是什么大人物,他们都是一群厮杀汉,真的庸才早就在战场上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